“遵命!”周正明连忙记下,不敢有丝毫懈怠。
接下来,众人又参观了弹药分厂与木工分厂。弹药分厂内,工匠们正有条不紊地制作着火药与炮弹,火药按比例混合均匀,炮弹的外壳经过精心打磨,确保装填顺畅;木工分厂内,工匠们熟练地切割着木材,制作着枪托与炮架,木屑纷飞中,一个个精致的枪托与坚固的炮架逐渐成型。
最后,众人来到冷兵器分厂。与其他分厂的繁忙不同,这里的工匠相对较少,只有几名铁匠在锻造着刺刀与少量的刀枪。墙上挂着的盔甲与大刀,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已许久没有制作新的了。
“大王,自火器研发提速后,冷兵器的需求大幅减少。”负责冷兵器制作的工匠头目王铁匠躬身说道,“目前我们主要锻造黑风一式燧发枪与黑风二式燧发骑枪的刺刀,刀枪等冷兵器的制作量减半,盔甲制作量减了四成。许多工匠都申请调往火器分厂,参与火器研发。”
王九击环视着厂房,眼中闪过一丝感慨。曾几何时,冷兵器是战场上的主力,而如今,随着火器的发展,冷兵器已逐渐退居二线。但他知道,冷兵器在战场上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近身格斗与防御中,刺刀与刀枪依旧是将士们的重要武器。
“刺刀的制作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王九击沉声道,“每一把刺刀都要经过淬火与打磨,确保锋利耐用。至于刀枪与盔甲,虽然制作量减少,但也不能放松质量。同时,挑选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调往火器分厂,协助研发线膛燧发枪与前装线膛炮。”
“遵命!”王铁匠连忙应诺。
离开新京军工厂,众人来到不远处的锻铁厂。这里的景象与军工厂截然不同,没有火器研发的紧张与兴奋,却多了几分民生的烟火气。巨大的熔炉前,工匠们正将一块块铁矿石投入炉中,火焰将铁矿石熔炼成铁水,再倒入模具中,铸成一根根坚实的铁条。
“大王,经过技术改进,我们的炼铁工艺有了很大提升。”负责锻铁厂的工匠头目刘铁匠上前汇报,“现在我们采用了‘焦炭炼铁法’,不仅提高了铁的纯度,还将炼铁时间缩短了两成。目前月产生铁60吨、熟铁24吨,除供应军工厂与农具厂外,还能对外出售一部分,为工厂带来了不少收益。”
王九击走到熔炉旁,看着通红的铁水在模具中缓缓冷却,形成一根根坚实的铁条,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铁是工业的基础,无论是火器研发、农具制作,还是未来的蒸汽机生产,都离不开优质的铁。锻铁厂的产量提升,无疑为大新王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好!”王九击点点头,“继续改进炼铁工艺,争取将产量再提升一成。同时,要注重铁的质量,尤其是供应军工厂的熟铁,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火器制作的需求。”
“遵命!”刘铁匠连忙应诺。
从锻铁厂出来,众人来到农具厂。这里的景象最为热闹,工匠们正忙着制作锄头、犁铧、镰刀等农具,厂房外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崭新的农具,等待着运往各地的农户手中。
“大王,自农具厂成立以来,我们已产出各类农具一万余件。”负责农具厂的工匠头目陈木匠上前汇报,“这些农具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实惠,深受农户们的欢迎。目前,四川各地的农户都争相购买我们的农具,甚至湖北西部的农户也派人来订购。上个月,农具厂的收益已能覆盖自身的运营成本,还能为工厂整体带来一定的利润。”
王九击拿起一把锄头,仔细掂量着,感受着锄头的重量与锋利度。他知道,农具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优质的农具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百姓们获得更好的收成。而农业的发展,又能为工业提供充足的粮食与原材料,形成“农业养工业、工业促农业”的良性循环。
“做得好!”王九击满意地点点头,“继续扩大农具的生产规模,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与气候,研发适合当地农户使用的农具。比如,针对四川多山地的特点,制作轻便耐用的山地犁;针对湖北多水田的特点,制作防水防锈的水田锄头。只有真正满足百姓的需求,农具厂才能长久发展。”
“遵命!”陈木匠连忙记下,眼中满是敬佩。
参观完三座已投入运作的工厂,王九击带着众人来到工坊区最边缘的一块空地。这里正在建设一座新的工厂,工匠们正忙着搭建厂房,搬运设备,一片繁忙的景象。
“大王,这里就是正在筹划的蒸汽机厂。”周正明指着正在建设的厂房,“我们从英国购买了一台蒸汽机原型机,经过两个多月的拆解与研究,目前已掌握了蒸汽机的基本原理,正在仿制第一代蒸汽机。预计下个月,厂房就能建成,蒸汽机也能完成仿制,投入试运行。”
王九击走到一台正在组装的蒸汽机旁,仔细观察着它的结构——巨大的气缸、复杂的传动装置、精密的阀门,每一个零件都凝聚着工业时代的智慧。他知道,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核心,一旦仿制成功,将彻底改变大新王国的工业生产方式,无论是纺织、采矿、运输,还是火器研发,都将迎来质的飞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