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衙前的黑龙旗在晨风中已飘扬月余,旗面的金线“王”字被晒得愈发灼眼。王九击踏着露水登上练兵场高台时,正撞见王大力举着环首刀示范劈砍动作,新募的兵卒跟着挥刀的“霍霍”声,与远处燧发枪的试射声交织成一片。
王九击指尖划过腰间陨铁剑,目光扫过台下列阵的新兵。这一个半月来,第二、三、四步兵军如同三把尖刀,在蜀地腹地撕开了清廷的防线。王大力的第二军先取邛州,那处守军仍是绿营旧部,拿着半年未发的饷银,见黑风军的燧发枪列阵便开城投降;李子龙的第三军更迅猛,十日连下潼川府与绵州,缴获的绿营粮饷正好充作军资,当地百姓还抬着米酒犒军,说比清廷的税吏可亲百倍。
“马星那边如何?”王九击转头问身旁的王九波。
“第四军刚传回信,雅州府已拿下大半。”王九波展开牛皮地图,指尖点过那片广袤地域,“松潘厅和懋功厅的土司见咱们势大,主动送了降书,愿出粮助饷。只是杂谷厅的清军负隅顽抗,马将军说要用炮轰开城门。”
王九击颔首:“告诉马星,炮轰前先劝降,百姓的房屋能保则保。”他最看重民心,每占一地便下令开仓放粮,革除清廷苛捐,所有新兵招募异常顺利,邛州的佃农、叙州府的船工、泸州的矿工争相投军,短短四十余日便募得五万青壮,成都城外的大营从一处扩到三处,帐篷连绵数十里。
此时李三骑着快马奔来,马身溅满泥点:“川王,锁甲骑部探得消息,黄宗汉在重庆府整兵呢!”他翻身下马,递上密报,“三万团练加三千督标营,足足三万三千人,还弄来了五十门劈山炮!”
王九击展开密报,指尖在“西式燧发枪加刺刀”“法制12磅山炮”字样上停顿。黄宗汉这个四川总督倒是舍得下本,不像从前的官员只知克扣军饷。他想起前几日截获的清廷文书,里面说黄宗汉为练兵,竟停了川北镇绿营的粮饷,全数贴补给新练之兵,还亲自盯着发饷,半点不敢克扣。
“这老狐狸是想困守川东。”王九波凑近细看,眉头微皱,“保宁府是川北镇总兵驻地,顺庆府、夔州府历来是军事要地,他把兵力聚在这九处,是想凭嘉陵江和长江天险顽抗。”
王九击走到炮场,刘铁匠正带着工匠给新造的九磅炮校准炮口。那黑风一式九磅炮已造好十二门,炮身的精铁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刘铁匠,这炮能打穿嘉陵江沿岸的城墙吗?”
刘铁匠拍着炮身笑答:“川王放心!这炮射程两千二百步,炮弹用的是蜀地精铁熔铸,轰开砖石墙跟砸豆腐似的!”他指着一旁堆放的弹药,“就是火药消耗太快,各州府的硝石矿都在赶工,还是有点紧俏。”
“让户房协调各州,百姓交硝石可抵赋税。”王九击吩咐道,转头对王九波道,“传令下去,新军分三批训练:第一批练熟刀枪与鸟枪,编入各营补空缺;第二批专攻燧发枪队列射击;第三批跟着炮兵学操炮。一月后,全军开赴川东。”
接下来的日子,成都城外的练兵场日夜不休。清晨,练刀枪的新兵在教官呵斥下练习刺杀,枪头的毒藤汁在晨光中泛着暗绿;正午,燧发枪兵排成三列横队,听着号令交替射击,硝烟弥漫中,“砰砰”的枪声震得地面发颤;黄昏,炮兵们围着九磅炮反复练习装弹、瞄准、发射,刘铁匠穿梭其间,时不时敲打着炮身纠正动作。
王九击每日必去练兵场,有时会拿起燧发枪示范瞄准,有时会查看新兵的伙食。他发现新募的兵卒虽多是泥腿子,却比绿营兵更肯下苦功——黑风军的粮饷从不拖欠,刀枪部每人每月五斤米、二两银子,鸟枪部更是六斤米、二两五银子,比清廷绿营的守兵饷银多出一倍还多。有个从顺庆府逃来的新兵私下说,从前在绿营半年没见着全饷,如今在黑风军不仅能吃饱,还能寄钱回家,就算战死也值了。
这日午后,锁甲骑部的李三带回了更详细的情报:黄宗汉的督标营果然精锐,每日清晨在重庆府校场操练队列,射击时能做到齐射如一,劈山炮也练得有模有样;那三万团练虽多是农夫,却也练了一月有余,六成装备鸟枪,三成用刀枪,在督标营的带动下竟也有了几分军纪。
“看来这黄宗汉是想打场硬仗。”王大力得知消息,摩拳擦掌地来找王九击,“川王,让我带第二军先打顺庆府!我倒要看看,他的团练经不经得起砍!”
王九击正在看军医营的名册,闻言抬头:“急什么?”他指着名册,“太医令刚报,新兵营里闹了些风寒,得先治好。再者,刘铁匠的新炮还没造够,等二十门九磅炮全成了,咱们再一并出兵。”
王大力挠挠头,却也不敢反驳。他知道王九击向来谋定而后动。
又过了十日,各州府的捷报陆续传来:马星的第四军拿下最后一处要地宁远府,至此十四地尽数平定;刘铁匠的第二十门九磅炮宣告完工;军医营治好了新兵的风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