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审落幕,阴霾未散
陆寒洲走了,脚步轻得没在会议室的地毯上留下半点声响,可他带起的那股压抑,却像黏在空气里的雾,迟迟散不去,反倒越积越浓,凝成了一团扎得人胸口发闷的焦灼。原本还有二十分钟的补充演示,大伙儿没了半分心气——手指在键盘上敲着,眼神却飘着,连介绍核心功能的语气都没了起伏,只草草过了几个关键页,便赶紧关掉了投影。
周明凯坐在评审席正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杆,目光扫过启明团队成员紧绷的脸,没多说一个字。其他几位评审也默契地保持沉默,最后只由周明凯代表开口,语气平得像读说明书:“感谢启明科技的演示,后续评审结果,我们会通过官方邮箱和合作通道同步,辛苦各位。”没有肯定,没有否定,连一丝倾向都不肯露,这份“客气”,反而让人心更沉了。
走出晟煊集团那栋百米高的办公大厦时,午后的阳光正烈,透过玻璃幕墙折射下来,晃得人眼睛发疼,连路边的梧桐叶都晒得打了卷。可这满世界的光亮,怎么也照不进林悦心里——她的心头像坠了块浸了水的棉絮,沉得发沉,连呼吸都带着点滞涩。
返程的车停在路边等红灯,车厢里静得出奇,只有空调出风口偶尔漏出一点“呼呼”的风响,衬得气氛更显压抑。小陈缩在后排靠窗的位置,双手攥着手机,指节都泛了白,目光几次越过座椅缝隙,瞟向副驾的林悦,嘴张了又张,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怕自己问出口,得到的是更让人绝望的答案,也怕打断林悦的思绪。
王栩则坐在后排另一侧,头微微低着,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着,节奏乱得很,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明眼人都看出来,他还在反复啃着陆寒洲评审时提的那个问题:“若遭遇高强度数据污染攻击,你们的防御系统如何在0.5秒内完成数据筛选与异常拦截?”还有林悦当时那句“现有技术框架下,可将响应时间控制在1.2秒,0.5秒需突破硬件算力与算法优化双重瓶颈”里藏的无奈——这个问题,他们不是没考虑过,只是行业内至今没人能做到0.5秒响应,陆寒洲偏要揪着这个“天花板”问到底。
“悦姐,”最后还是小陈憋不住了,声音压得很低,像蚊子哼,“我们……我们这回还有戏不?”
林悦没回头,目光钉在窗外快速倒退的街景上——写字楼一栋接一栋掠过,玻璃幕墙把原本完整的天空割得七零八碎,像极了此刻没头绪的局面。她沉默了几秒,才轻轻叹口气,语气里裹着点连自己都没察觉的疲惫,却说得格外实在:“不知道。陆寒洲的问题,不光戳中了我们的软肋,其实是戳中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天花板。”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去年行业白皮书里提过,目前国内头部科技公司的数据污染防御响应时间,最快也才0.8秒,还是靠砸了上亿元升级硬件才实现的。咱们没那么多资金铺硬件,能把响应时间做到1.2秒,已经是现有算法和设备下的最优解了,但显然,离他要的‘完美’,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话音刚落,她缓缓转过头,看向后座的王栩,眼神瞬间沉了下来,没了刚才的疲惫,满是笃定:“王工,回公司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临时攻关小组,不用多,就挑技术部最核心的5个人,核心研究方向就盯‘高强度数据污染攻击的快速防御’,重点突破两个点——一是优化现有过滤算法,减少数据筛选步骤;二是研究硬件算力的适配方案,不用追求极致硬件,先做到算法与现有设备的最大化匹配。”
她看着王栩,语气更重了些:“就算这次招标用不上相关成果,这坎儿我们也得跨!不然以后不管跟哪家公司合作,只要别人揪着这个问题问,我们永远会被人攥着软肋,抬不起头,更别说做行业里的领跑者了。”
王栩立刻挺直了身子,狠狠点头,眼镜片后闪过一丝技术人特有的执拗与兴奋——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能勾起他的斗志:“明白,悦姐!我回去就列名单,今晚就开第一次攻关会!这问题不解决,我们在数据防御领域永远只能跟跑,根本没资格谈自主创新。”
回到启明科技所在的写字楼,一进公司大门,林悦就撞进了团队成员的目光里——十几个人要么站在工位旁,要么挤在会议室门口,眼神里满是期待与紧张,还有点小心翼翼,像等着老师公布考试成绩的学生,连呼吸都放轻了。
林悦心里一暖,又有点酸涩。这群人里,有刚毕业两年的年轻工程师,有跟着她打拼了五年的老员工,为了这次“天工”计划招标,大家连续加班了一个月,每天都熬到半夜,没人喊过累。她没提评审现场陆寒洲的追问,也没说那种压抑的氛围,只走过去,声音放得温和些,三言两语说清进展:“评审结束了,我们的演示整体达标,但技术上还有需要优化的地方,结果要等官方通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心悦君兮双王传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心悦君兮双王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