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远去世后,杜家书斋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曾经书声琅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书斋,此刻却显得格外冷清与落寞。书斋里的桌椅依旧整齐排列,可曾经在此认真听讲、积极发问的学生们却大多不见了踪影,只剩下空气中弥漫着的寂静与哀伤。
玉莲强忍着内心如潮水般翻涌的悲痛,毅然决然地接过了全部的教学任务。她知道,公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这间书斋便是他生命的延续,她绝不能让它就此衰败下去。然而,现实却如同一把冰冷的利刃,无情地刺痛着她。起初,有些家长听闻由一位“小脚女人”来教书,纷纷露出了怀疑与不屑的神情。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女子本就该相夫教子,足不出户,更何况是一位裹着小脚的女人,又怎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呢?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将孩子从书斋转走,仿佛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玉莲站在空荡荡的书斋里,四周的寂静如同潮水一般将她淹没。她看着仅剩的五个学生,那五个孩子眼中闪烁着的信任与期待,如同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照亮了她内心深处的角落。她咬了咬嘴唇,那细微的动作中透露出她内心的坚定与不屈。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不能让这仅存的希望破灭。
“今天我们讲《论语·为政》。”玉莲的声音比往常更加清亮,仿佛要穿透这沉重的阴霾,将知识的光芒洒向每一个角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她一边讲解着,一边用手势辅助着表达,那专注而认真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眼前的这些学生。
渐渐地,学生们发现这位“师娘”讲课与老先生截然不同,却又有着独特的魅力。她会在讲解《诗经》时,轻轻唱起婉转的民谣。那悠扬的歌声如同潺潺的溪流,流淌在书斋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田园之中,感受着诗人的情感与心境。在教授《史记》时,她又会模仿各色人物的语气,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哀怨,将那些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消息如同春风一般,悄然传遍了大街小巷。家长们听闻了玉莲独特的教学方式,纷纷抱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将孩子送到了书斋。一时间,书斋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生机。学生们围坐在玉莲身边,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这位“师娘”的敬爱。书斋的学生竟比杜明远在世时还要多,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如同春天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活力。
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天空如同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所笼罩,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打在书斋的窗户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玉莲正在教学生们临摹字帖,她手持毛笔,在宣纸上缓缓游走,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毛笔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和雨滴打在窗户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独特的乐章。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那声音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打破了这原本的宁静。“就是这儿!”一个粗犷的男声嚷道,那声音中充满了不屑与挑衅,“我儿子非要来这个小脚婆娘的书斋!我倒要看看,她能教出什么名堂来!”
门帘被猛地掀开,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汉子闯了进来。他身材高大魁梧,如同一座小山一般,脸上的横肉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抖,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蛮横与无理。他的身后跟着个怯生生的男孩,那男孩低着头,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紧紧地拉着父亲的衣角,仿佛害怕父亲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玉莲放下毛笔,那支毛笔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此刻却静静地躺在桌上。她强自镇定地迎上前,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脸上却依然保持着温和的笑容。“这位大哥……”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那汉子粗暴地打断了。
“少套近乎!”汉子瞪大了眼睛,如同一只发怒的狮子,大声吼道,“我儿子说你这儿教得好,我倒要看看,一个裹脚的女人能教出什么名堂!别以为会唱几首破歌、模仿几个人就能教书了!”
书斋里鸦雀无声,所有学生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恐惧,仿佛害怕这场冲突会波及到自己。玉莲感到那双小脚在裙下隐隐作痛,每走一步都如同踩在针尖上一般。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不能在这蛮横的汉子面前露出丝毫的怯懦。她挺直了腰背,那原本柔弱的身躯此刻却显得格外坚定。
“教书育人,不在脚大脚小。”她不卑不亢地说,声音虽然轻柔,但却充满了力量,“令郎若愿意,可以试听一节课。我相信,知识的力量能够跨越一切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好梦需留不需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好梦需留不需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