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声音嘶哑地说道:“将军……将军他……这是积劳成疾,急火攻心,油尽灯枯之相啊……”
“什么?!”这个诊断,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劈在所有人的心头。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一名副将喃喃自语,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将军这是常年征战,积劳成疾,身体早已亏空。此次北征,又是急行军,又是大战,早已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老军医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刚才……刚才将军在帐中议事,精神高度集中,那是……那是回光返照啊……”
“油尽灯枯……回光返照……”
这几个字,像一把把锋利的冰锥,狠狠地扎在每个人的心上。他们宁愿听到将军在战场上被敌人砍断了手脚,也不愿听到这样残酷的现实。
那个无所不能、永远也不会倒下的战神,竟然……要被病魔击倒了?
这比任何一场败仗,都让他们感到绝望。
营帐内,一片死寂。
就在这时,躺在地上的常遇春,喉咙里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
“将军醒了!”
李文忠等人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围了上去。
常遇春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的视野,依旧有些模糊。他看着众人担忧的眼神,虚弱地笑了笑,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都……都围在这干什么?”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纸磨过,“我……我就是没睡好……有点头晕……”
他想挣扎着坐起来,向众人证明自己没事。但刚一用力,一阵钻心的剧痛,便从胸口传来,瞬间传遍四肢百骸。他闷哼一声,再次无力地倒下。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每一次呼吸,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的视野,开始变得愈发模糊,眼前的世界,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黑纱。
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
他的意识,开始变得飘忽。他仿佛看到了很多画面,一幕幕,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闪过。
他看到了金陵的城楼,巍峨雄壮。朱元璋站在城楼上,正微笑着向他招手。那眼神里,没有了审视,没有了猜忌,只有纯粹的、兄长般的关怀。
他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蓝氏,正站在家门口,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在等他回家。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眼中却含着泪光。
他看到了太子朱标,骑着那匹神骏的“踏雪乌骓”,在一片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对他微笑。那笑容,干净而纯粹,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他还看到了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们。他们不再浑身是血,不再质问他,而是穿着整齐的铠甲,站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向他举起了手中的兵器,像是在为他送行。
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挣扎,所有的重负,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满足的、释然的微笑。
他这一生,出身贫寒,从一介小兵,做到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他打过无数的胜仗,杀过无数的敌人,也失去了无数兄弟。他无愧于大明的江山,无愧于朱元璋的信任,无愧于“常十万”的威名。
或许,他唯一有愧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我……常遇春……不辱使命……”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轻,最终,消散在了冰冷的空气中。
那只曾经搅动天下风云,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落在了冰冷的地上。
帐内,一片死寂。
紧接着,是压抑不住的哭声,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爆发。
“将军——!”
李文忠扑在常遇春的身上,哭得撕心裂肺。副将们也都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这些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铁血汉子,此刻,哭得像个孩子。
帐外,风声呜咽,卷起地上的沙尘,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在为这位“大明第一战神”的陨落,奏响一曲悲凉的挽歌。
柳河川的夜,从未如此漫长,也从未如此冰冷。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金陵城,皇宫深处。
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刚刚从北边传来的捷报。捷报上说,常遇春大破元军,已进抵柳河川,不日即可班师回朝。
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常遇春,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剑,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他已经开始在想象,当常遇春凯旋归来,他该如何嘉奖这位爱将。或许,可以赐他一座更大的府邸,再赏他几个绝色的美人。
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对柳河川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
一个巨大的悬念,如同草原上浓得化不开的夜色,悄然笼罩了大明的天空。
失去了常遇春这把最锋利的剑,朱元璋的北伐大业,将何去何从?那位刚刚展露出仁德之姿,被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又将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大明这艘刚刚启航的巨轮,它的未来,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令人窒息的迷雾。
而此刻,在柳河川冰冷的黑夜里,李文忠擦干了眼泪,缓缓地站了起来。他看着常遇春安详的遗容,眼中,悲痛渐渐被一种坚毅所取代。
他知道,他不能倒下。他必须带着舅舅的遗体,带着这支失去了灵魂的军队,回到金陵。
他将如何向皇帝陛下,向太子殿下,向整个大明王朝,交代这个噩耗?
前路,茫茫未卜。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第一战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