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的过程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山路崎岖,湿滑难行,有些地方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过去。他几次差点摔倒,幸好反应迅速,及时稳住了身形。越靠近山下,人烟就越稠密,他看到一些零星的村民,他们脸上带着惊恐,步履匆匆,似乎在躲避着什么。这让他更加警惕,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混在稀疏的行人中,不引人注意地朝着县城的方向移动。
县城比他想象中的要繁华一些。虽然也透着几分破败和萧条,但毕竟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市集上还是有些许的生机。他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片陌生的环境。他隐姓埋名,给自己编造了一个简单的身份——一个从外地逃荒来的难民。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头发凌乱,脸上带着风霜之色,看起来与其他难民并无二致。
白天,他混迹在市集的边缘,远远地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他看到过衣着光鲜、趾高气扬的官差,他们腰间挂着刀,脸上带着颐指气使的神情,随意地推搡着行人,吆五喝六。他看到过那些坐在茶馆里,神神秘秘地低声交谈的江湖人物,他们眼神闪烁,手指间转着铜钱或玉佩,似乎在传递着什么重要的消息。他看到过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难民,他们成群结队,拖着沉重的脚步,眼神空洞,像一群等待宰割的羔羊。他看到过义气相投、歃血为盟的义士,他们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畅想着未来的天下,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他也看到过为了争夺一块干面包而大打出手,甚至拔刀相向的盗匪,他们贪婪、自私,为了利益可以背叛一切。
他像一个贪婪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外界的信息。他发现,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也远比黑风寨那片封闭的小天地要广阔得多。这里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性的丑恶;有理想的火焰,也有现实的冰霜。有人为了生存不择手段,他们偷盗、抢劫,甚至出卖自己的良心;有人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组织义军,反抗暴政,哪怕知道前路是刀山火海;有人鱼肉百姓,横征暴敛,将百姓的膏血榨干吸尽;也有人则尽力救济苍生,开仓放粮,收留流民,在黑暗中点亮一丝微弱的烛火。
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力量,才能真正带来改变?是那些打着“替天行道”旗号,却烧杀抢掠的所谓义军?是那些割据一方的豪强,他们或许能带来暂时的安定,却也可能成为新的暴君?还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他们忠于朝廷,却维护着一个腐朽不堪的统治?他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民心,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谁能赢得民心,谁就能赢得天下。而赢得民心,靠的不是口号,不是武力,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和努力。
他想起刘据,想起黑风寨。山寨里那些兄弟,大多数都是被生活所迫,走投无路才加入的。他们渴望的不是打家劫舍,而是能有一口饱饭吃,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刘据满足不了他们,他只懂得用暴力维持秩序,用利益捆绑人心。当山寨被剿灭时,那些平日里喊得最响亮的“兄弟”,有几个为他流过一滴眼泪?又有几个愿意为他拼命?人心散了,队伍就带不好,再坚固的堡垒,也经不起从内部瓦解。
他需要一个像父亲那样,虽然平凡,但诚实善良的人来领导。但父亲那样的普通人,在这个乱世里,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他更需要一个像那些传说中的英雄,有远大的抱负,有仁爱之心,能够真正带领百姓走出困境的人。这样的人,或许就在某个角落里,或许正在崛起,或许……还需要他去寻找,去等待。
日子一天天过去,常遇春在县城边缘的角落里,像一个幽灵般游荡。他白天在市集上听人闲聊,收集着关于各路势力的消息。他听到有人说,北边的红巾军最近打了几个大胜仗,连破数城,声势更加浩大;有人说,张士诚在苏州那边,已经开始征收重税,搞得民怨沸腾;有人说,朝廷派出了新的军队,号称“飞虎军”,装备精良,正在南下;还有人神秘兮兮地说,在某个偏远的山区,出现了一支神秘的军队,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据说首领是一位神秘的女子……这些消息真假难辨,但每一条都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晚上,他没有钱住客栈,就找一个破庙或者废弃的仓库角落里凑合。他不敢点灯,只能借着微弱的月光或者远处传来的火光,偷偷观察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他看到过几个穿着破旧但还算干净的汉子,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也看到过几个醉醺醺的士兵,他们骂骂咧咧,调戏着路过的妇女,脸上满是暴虐。他看到过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走着,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坚韧;他也看到过几个年轻的盗匪,他们眼神放光,讨论着下一次行动的目标,充满了血腥和贪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第一战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