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应了一声,走到屋角的水缸边。水缸是泥巴烧制的,缸壁上结着厚厚的水垢。他拿起旁边吊着的水瓢,舀了半瓢冰凉的井水,泼在脸上。清凉的水珠瞬间驱散了部分暑气,也让混沌的脑袋清醒了一些。他抬起头,看着水缸里映出的自己,一张稚嫩却写满倔强的脸,眼睛因为熬夜和疲惫而有些红肿,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他走到桌边,看到桌上摆着几个薄得透明的玉米饼子和一小碗稀得几乎见底的玉米面糊糊。这是他们一家人的早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粗糙得让人难以下咽,但却足以让他们感到一种最基本的生命延续的满足。母亲已经给他倒了一小碗稀饭。
“妈,我吃饱了。”常遇春拿起一个饼子,咬了一口,粗糙的玉米面在嘴里发出“嘎吱”的声响,没什么味道,但能填饱肚子。
吃完早饭,常遇春拿起那把几乎和他差不多高的锄头,跟着父亲走向田地。母亲则在家里,继续缝补浆洗。一家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像上了发条的机器,重复着昨天、前天、以及无数个日子的动作。
田地上的景象,和昨天没有什么两样。土地依旧干裂,像一块块破碎的陶片,缝隙里钻出几根枯黄的野草,在微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凄凉。作物依旧枯黄,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仿佛已经放弃了生长的希望。
常遇春和父亲,默默地走在田间小路上。父亲走在前面,背影佝偻,像一座随时可能倾倒的山。常遇春跟在后面,手里提着锄头,脚步有些沉重。一路上,几乎没有人说话,只有脚步踩在干硬土地上发出的“咯吱”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狗吠。
到了田边,常遇春和父亲各自选了一块地,开始默默地劳作。常遇春挥舞着那把对他来说有些沉重的锄头,一下一下地翻着地。他的动作依旧有些稚嫩,不够深,不够快,但每一锄下去,都仿佛用尽了全力。汗水很快又湿透了他的衣背,顺着脊梁滑落。他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他知道,以他们现在的收成,最多只能维持到明年春天。而到了明年春天,又该怎么办呢?天灾人祸,赋税徭役,哪一样都足以将这个本就脆弱的家庭彻底压垮。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他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想办法,必须变强。
他想起昨天晚上偷偷锻炼的场景,虽然累得几乎虚脱,但那种身体被激发出的力量感,却让他有些着迷。他想起书里那些江湖侠客的故事,他们似乎总能化险为夷,总能找到出路。他想起那些在村子里流传的童谣和传闻,关于“红巾军”要来解救百姓,关于“明王”即将出世,要推翻暴政……这些模糊的信息,像黑暗中的微光,让他感到一丝难以言说的悸动。
“爹,你说,这世道,真的会变吗?”常遇春放下锄头,走到父亲身边,小声问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对未知的恐惧,也带着一丝对改变的渴望。
父亲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疲惫和无奈。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叹了口气,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抹额头的汗水。他何尝不希望这世道能变呢?他也曾年轻过,也曾有过梦想,但残酷的现实早已将他的棱角磨平,只剩下对生活的妥协和无奈。他知道,这世道,不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能够改变的。他们能做的,只有默默地忍受,默默地等待,或者,像祖祖辈辈一样,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常遇春看着父亲那疲惫而无奈的眼神,心里一阵酸楚。他知道,父亲是为了保护他,不想让他对这残酷的现实感到失望。但他却不能就这样放弃,他血液里流淌着不甘的因子。他必须找到一条出路,一条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的出路,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能够掌控命运的出路。
“爹,我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常遇春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他重新拿起锄头,更加卖力地翻着地。他的动作,虽然依旧有些稚嫩,但每一次挥锄,都仿佛注入了某种信念,蕴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他知道,这条路,会很艰难,很漫长,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他却已经下定决心,要一直走下去,无论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他都要走下去,一直走到终点,走到那个他能够挺直腰板、保护家人的那一天。
阳光,终于穿透了云层,洒在龟裂的土地上,泛起一片刺眼的光芒。新的一天,在劳作和希望中,开始了。而一个属于常遇春的传奇,也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悄然埋下了种子。
---
(本章完)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第一战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