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根据您的要求创作的第二卷第九十四章。
---
第二卷:溪流汇江
第九十四章:团队文化建设:“思利他”的实践
代理合同的规范化,为“静心坊”的团队构筑了坚硬的制度骨架。然而,林静深知,仅凭冷冰冰的条文契约,无法凝聚起一支能披荆斩棘、走向远方的铁军。骨骼需要血肉的填充,制度需要文化的浸润。一支真正强大的团队,必然拥有其独特的灵魂——一种被所有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核心价值观。
这份灵魂,林静将其凝练为三个字:“思利他”。
这不是一句挂在墙上的空洞口号,而是她希望嵌入团队基因的行为准则。在一次核心会议上,她对陈致远和苏曼阐释道:“合同的规范,解决的是‘能不能做’、‘怎么做’的问题,是底线思维。而‘思利他’的文化,解决的是‘愿不愿意主动做好’、‘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是上限思维。我们要打造的,不是一个仅仅依靠利益捆绑的销售网络,而是一个彼此成就、价值共生的生态圈。”
“具体该怎么做呢?”苏曼问道,她感觉这个概念有些抽象。
“实践。”林静目光坚定,“文化不是宣讲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要设计场景,树立标杆,让‘利他’的行为被看见、被鼓励、被奖赏,让它从少数人的自觉,变成多数人的习惯。”
第一次实践:知识共享,破除壁垒
第一个落地点,放在了团队内部的知识管理与共享上。
此前,无论是陈致远整理的产品知识,还是苏曼总结的销售SOP,虽然都会在代理群内进行培训,但培训结束后,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往往就沉淀在群聊天记录里,难以查找。许多新加入的代理,或者像早期李薇那样不常爬楼的代理,很容易错过关键信息,导致学习成本高昂,起步艰难。
陈致远在林的指导下,着手搭建一个简易的“静心坊知识库”。他利用现有的云端协作工具,创建了不同的文件夹:
· 产品宝库: 存放所有膏方和“1314爱的陪伴”的详细资料、科学原理、不同版本的话术、权威检测报告、常见问题解答等。
· 市场弹药: 存放苏曼整理的社区团购SOP、朋友圈文案素材、活动策划方案、成功案例分享等。
· 培训学堂: 存放历次重要培训的录屏、PPT课件等。
这个知识库对所有代理免费开放,随时随地可查阅、下载。
建立之初,陈致远和苏曼将自己所有的“存货”都上传了进去。但这还不够,林静鼓励一种更开放的“思利他”行为:“我们鼓励每一位代理,只要你有好的销售经验、有打动客户的沟通技巧、有自己制作的有趣素材,都可以上传到知识库的‘共享贡献’区,并注明贡献者。每一份被采纳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团队积分,积分可以兑换产品或者公司的周边礼品。”
起初,大家还在观望。直到周晓慧率先行动,她将自己如何成功推荐“1314”大套盒的完整对话记录(隐去客户信息)做成了详细案例解析,上传到了共享区。这个案例生动、真实,极具参考价值,立刻获得了大量下载和点赞。
苏曼立刻在群里公开表彰了周晓慧的贡献,并奖励了她500团队积分,这足以兑换一盒价值不菲的“秘制驻颜膏”。看到贡献知识真的能获得实实在在的认可和奖励,其他代理也开始行动起来。有人分享了如何组织社区试吃活动的小技巧,有人制作了精美的产品对比图……知识库的内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丰富起来,真正成了团队共有的智慧宝藏。
第二次实践:帮扶新人,传递温度
第二个落地点,是建立“新人帮扶制度”。
以前新人加入,往往只有直属上级进行初步指导,一旦上级忙碌或经验不足,新人很容易陷入迷茫,流失率较高。现在,林静推行了“爱心大使”计划。由苏曼选拔一批像周晓慧这样业绩稳定、心态积极、乐于分享的资深代理,担任“爱心大使”,每人定点帮扶2-3位新加入的代理,为期一个月。
“爱心大使”的职责并非替代其上级,而是作为补充支持力量,为新伙伴答疑解惑,分享起步经验,给予情感鼓励。公司会为“爱心大使”提供额外的帮扶津贴和更高的团队积分奖励。
李薇在苏曼的鼓励下,也尝试申请成为了“爱心大使”。她帮扶的第一位新人,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太敢在群里发言的年轻妈妈。李薇看到她就仿佛看到了当初对“1314”畏难的自己。她没有急于推销技巧,而是先从拉家常开始,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开口恐惧,如何从熟人圈一点点做起,甚至分享了自己曾经动摇的经历。这种“伙伴”而非“导师”的定位,让新人倍感亲切,很快建立了信任。在李薇的耐心陪伴下,这位新人成功开出了第一单,她在群里激动地感谢李薇:“谢谢薇姐!没有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阿胶糕里的光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阿胶糕里的光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