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眼回忆逃入矿坑后每一次外出观察的细节:哪里有巨大的废料碎石可当屏障?哪里的岩壁凹陷能设了望点?矿坑暗流的具体方位和取水难度如何?通风口的位置与大小?变异生物常活动的区域在哪?
空间感、距离感、材质特性……这些要素在他脑中快速构建成立体模型。片刻后,他睁眼落笔。
笔尖划过纸板,沙沙作响。线条由简到繁,比例或许不精确,却异常实用。他先用粗线条勾勒矿坑大致轮廓和主通道,再逐一标注:
东侧废料堆:标注“可设置绊索警报,材料:废弃电缆”。
北面岩壁凹陷:标注“二级隐蔽点,视野良好,需清理”。
取水点:标注“路径:沿左侧岩壁,距离约120米,需注意湿滑。建议取水时间:正午(光线最佳)”。
主要通风口:标注“口径约0.8米,无法通行,需注意异味变化(可能预示外部天气或污染)”。
曾发现灾变后的变异生物踪迹区域:用醒目的红色记号笔打了个大大的“X”,标注“高风险,避免夜间靠近”。
他全神贯注,时不时用拇指比划距离,或是擦掉重画某条线。这张图,是他们未来活动的安全基础,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生死。
车厢内暂时安静下来,只有发电机低沉的轰鸣、艾莉偶尔敲击键盘或使用工具的轻响,以及林凡笔尖的沙沙声。两人各司其职,专注而务实的气氛弥漫开来,初步的指挥体系在无声中建立——林凡负责宏观生存策略与外部安全,艾莉负责技术实现与内部运维,彼此信任,互不干涉对方的专业领域。
时间在专注中悄然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艾莉伸了个懒腰,颈椎发出轻微响声。她揉了揉干涩的眼睛,目光落在林凡近乎完成的防御图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张图虽简陋,却重点突出、考虑周详,极具实用性。
有点样子了。”她轻声说道,既是评价图纸,也是评价他们此刻的状态。
林凡放下笔,拿起图纸端详片刻,点头表示满意。“有了这个,心里踏实多了。”他顿了顿,问道,“你那边进展如何?”
“太阳能板线路检查完了,确实有几个接口氧化接触不良,已经处理,输出效率应该能恢复一些。滤水系统的预过滤装置有了思路,就是需要找个合适的容器和更细的砂石……”艾莉汇报着进展,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切换了电脑屏幕窗口。
“至于这个,”她指着那些数据碎片,“大部分时间在做备份和整理。不过清理一段异常气象数据记录的日志时,发现了一个重复出现的地名编码。”
她将解码出的文本放大:“…Station Dawn… Monitoring… Anomaly…”(……晨曦站……监测……异常……)
“Station Dawn?‘晨曦站’?又一个气象站?”林凡皱眉。
不确定。”艾莉摇头,“编码格式和气象站节点类似,但标识符不同。日志里说它的监测数据也出现异常波动,而且……似乎接收到过来源不明的指令尝试。位置信息残缺,但根据有限的坐标片段和日志里提到的山脉地形参照来看……”
她拿起一张林凡放在房车桌子上的地图,用手指在西北方向的山区大致划了个圈。
“它很可能在这个方向,距离不明,但肯定比那个气象站远得多。”
林凡走到屏幕前,凝视着地图上标注为崎岖山地的区域。又一个未知的“站”,同样与异常和不明指令相关。
“记下来。”他沉声道,“等我们足够强了,这或许是条值得追查的线索。但现在,它只是个名字。”
艾莉点头,将“晨曦站”及相关零碎信息单独归档到“待调查”文件夹。这如同一颗种子,被悄然埋下,等待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两人再次将目光投向物资清单和路线图。外部迷雾依旧浓重,未来威胁庞大未知,但在这矿坑深处,在名为“漫游者号”的“移动堡垒”里,他们已有了明确的计划,正一步步朝着更强、更稳固的目标迈进。
分工既定,道路就在脚下。
喜欢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