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河督军秦相所奏,他核查西军与雄州军时,发现二人麾下兵员缺额严重,多有逃兵投奔柴皓,却未如实上报,恐有私通柴皓之嫌,故不可委以重任!
赵桓此言一出,朝堂再度沉寂。
童贯不得用,大宋能征善战之将,仅剩西军种师道与雄州总管王渊麾下敢战士。如今这两路将帅皆被排除,还能举荐何人?
正此时,一道身影自殿外踏入。
正是巡河督军归来的秦桧。
秦桧行礼后,高声道:“陛下,臣愿举荐一人,此将出身将门世家,威震西北,声望不逊种师道——折家将折可求!若以此人为帅,统率数十万大军,必能剿灭柴贼!”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心头皆是一凛。
又是“将门世家”!
何等耳熟的称谓!
将门世家如箩筐,鱼龙混杂皆可装!
将门世家?
听闻此词,朝臣皆默然沉思。
方才怒容未消的新帝赵桓,与垂帘听政的太上皇赵佶,亦陷入沉默。
此刻,满朝君臣皆忆起曾被“将门世家”四字支配的恐惧!
这本该是令人安心的美誉,如今却因滥用而沦为笑谈,甚至成了不祥之兆!
昔年柴皓撕毁招安诏,斩杀太尉高俅于梁山。朝廷发兵征讨时,童贯曾举荐“将门世家”出身的西军将领刘延庆、刘光世父子。
结果刘延庆未至梁山,便被柴皓夜袭中军,一败涂地。
后柴皓大闹汴梁,劫走李师师,于陈桥门外救何成、收梁山旧部,连斩数将。赵佶震怒,调上四军围剿。
当时柴皓势不可挡,捧日军中一员金甲大将策马出阵,乃开国名将曹彬之后曹平端。赵佶与群臣在城头赞道:“曹家世代将门,定能诛杀此贼!”
谁知柴皓一枪便将曹平端挑 下!
世代将门的刘延庆随童贯征讨辽国,却在白沟河惨败,彻底撕碎了将门世家的虚假光环。
大宋君臣如今对“世代将门”四字已心生阴影,视其为鱼龙混杂的筐子,什么货色都能往里塞。
不过,大宋军中并非没有真才实学的将门。
譬如种家,以文转武,三代扎根西军百年,代代出名将。
又如西军姚家,姚古、姚平仲等人沉稳干练,远胜刘延庆。
即便是门第不及刘家的吴家,也出了吴玠、吴璘这样的后起之秀。
可惜的是,朝廷对这些真正有能力的将门始终心存猜忌。
种师道本可独当一面,但每次出征,朝廷总要空降上司掣肘。
若非童贯阻挠,伐辽时他或许已率西军收复幽州。
直到靖康元年金兵南下,童贯南逃,赵桓才不得不让种师道独掌兵权。
然而危机一过,赵桓又对种师道、王渊等良将起了疑心。
为何?只因他们刚正不阿,不善逢迎,自然不得朝廷亲近。
当秦桧提议启用世代将门时,赵宋君臣起初心头一紧。
可听到“府麟折家”之名,众人顿时松了口气。
“朕竟忘了折家!”赵桓拍额欣喜。
折家镇守府州、麟州二百五十载,比大宋立国更久。
二百多年来,折家先抗契丹,后御西夏,从未失守。
折家将确实有真本事!
折家声名显赫,却险些被遗忘,只因他们与西军其他将门不同。
折家祖上乃匈奴折兰王后裔,历经数百年汉化,早已融入中原。
自唐末起,折家世代据守府州、麟州,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屹立不倒。
大宋开国后,折家与姻亲杨家一同归顺,成为西北屏障。
宋太祖仍将府州、麟州等数州赐予折家。
折家堪称大宋唯一的藩镇!
然而这藩镇对大宋忠心耿耿。
既忠诚又善战,大宋对折家向来青睐有加。
折家不仅男将辈出,女将亦不遑多让。
族中知名男将八十余人,女将四十余人!
其中,折赛花嫁予金刀杨继业,诞下杨门七子,晚年更挂帅统领杨门女将,堪称绝世巾帼英豪!
因“折”姓在中原罕见,百姓口耳相传中,折赛花渐被称作佘赛花,即佘老太君!
折家一位外嫁之女,几乎撑起宋初杨家将半壁威名,足见折家尚武之风鼎盛!
折家更被誉为西北钢铁长城,若论渊源,可称晚唐以来天下第一将门!
只是折家偏居西北,素来低调,又身处辽、宋、西夏势力夹缝,故中原朝廷除特定时刻,鲜少提及。
从折赛花被误传为佘赛花便可见一斑。
如今秦桧突然提及折家将,令赵桓与满朝文武豁然开朗,信心倍增。
折家威名赫赫,若其出手,柴贼再凶悍,岂能敌得过传承二百五十年的折家?
“折可求现在何处?”赵桓摩拳擦掌,急切问道。
“禀陛下,两月前臣组建守河大军时,已传令折家率兵入京护卫汴梁。方才臣巡河,恰遇折可求领兵抵达,故即刻禀报陛下。因柴贼随时可能逼近黄河,臣令折将军直接驻军汴梁正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