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轻轻点头。
荀攸顿了顿,又道:“主公托虎将军捎话,今年准将士们分批返乡探亲,但最晚开年正月十五前,必须尽数归营点卯。”
“嗯。”
鲁肃、贾诩、刘晔等人皆颔首应下。
不过旬日之间。
大蜻祭奠英魂一事已传遍四方。
荆州、徐州、兖州等地议论纷纷,街谈巷语无不提及。
豫州。
颍川,许昌。
司空府正堂内。
曹操手中握着一份十一月的大蜻刊报,纸上是鲁肃执笔所写的《论凉州于诸夏疆域及势力变迁之影响》一文。
荀彧轻叹一声:“此篇刊出,怕是西凉那边,对许昌也要心存戒备了。”
“鲁子敬……”
曹操低语,“此人着实不凡。”
郭嘉捻着胡须,眉头微皱:“听说他原是征讨交州的主帅,本是一介书生,却被王政南破格提拔,统管三军任大蜻都督,如今更官至兵部尚书,位居六部之首!”
“真乃国士之才。”
曹操感慨道,“如此人物,怎就落到了孙伯符手里,转头又拱手送与大蜻?”
“呃……”
众人皆不由抽了下嘴角。
彭泽渡那场战事的来龙去脉,他们自然都听说过。
“主公。”
荀彧神色凝重,开口道:“十月时,王政南在大蜻城外设坛祭英灵的事,不知您可曾听闻?”
“当然。”
曹操眼神一沉。
荀彧深吸一口气:“民间传言极盛,说得有鼻子有眼。
有人说王政南乃应乱世而生,承天命以治天下;再加上他手中握有传国玉玺,已有不少百姓称他是‘天授之人’。”
“嘶——”
堂中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之声。
应运而起,得天命眷顾,又有玉玺为凭……
这不是明摆着要为他铺登基之路?
“不过是谣传罢了。”
程昱摆了摆手,一脸不信,“这年头人吃人都常见,哪来的神迹?真要有天意昭彰,当年我兖州断粮,不得已以人为粮制成肉干充军粮,早该遭雷劈了。”
“并非虚言。”
郭嘉沉默许久,终于开口,语气苦涩:“校事司有人扮作商旅亲历祭祀现场。
那一日,大蜻战旗猎猎为引,南风鼓帆如舟,烽火通宵指路,确有异象。”
“咕咚。”
程昱喉头一滚,背脊忽地发凉。
“岂有此理?”
曹仁、曹洪等人脸色骤变。
当年攻徐州时屠城之事,他们皆有份参与。
若真有英魂显灵,他们身上背负的血债,怕是要招来索命了吧!
“呵……”
曹操干笑两声,强作镇定:“十月本就是刮南风的时候,诸位不必多虑。
若有真神在天,这世道还能如此混乱?”
“喏。”
文武齐声应命。
可心头却如压了块石头,再难轻松。
神异已被证实,一时间,众人只觉过往杀戮太过,隐隐心生不安。
“主公。”
见气氛沉重,程昱起身禀报:“史涣与徐晃攻破射犬,斩杀眭固,河内长史薛洪已率众归降。
当年叛逃的魏种,也在河内被擒。”
“嗯。”
曹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沉声道:“河内南控虎牢之险,北依太行之固,乃河北要地,不容有失。
谁堪为河内太守?”
“广陵陈矫。”
陈群出列进言:“此人颇具才干,曾任陈登麾下功曹,可调往河内镇守。”
“陈矫?”
荀彧眉头微蹙,“此人早年避乱江东,能放心任用吗?”
“有何不可?”
陈群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与不悦。
他身为西曹掾属,地位虽低于荀彧,但这般直接质疑他推举之人,未免太过。
“咕咚。”
郭嘉抿了一口酒,淡淡道:“大蜻设有司天监,耳目遍布天下,凡曾在江东久居者,用人之际还需慎之又慎。”
“此人可用。”
陈群语气坚定,毫不退让。
“哒。”
曹操轻叩案几,声音低沉:“传令史涣,释放魏种,命其暂代河内太守。
另召陈矫为河内长史,辅佐治理。”
“喏。”
荀彧低头领命。
“主公!”
陈群震惊抬头,难以置信。
您宁可用一个昔日叛将,也不肯用我举荐之才?
“够了。”
曹操神色凝重道:“长文,你对大蜻了解尚浅。
你以为他们凭何能刊发辑报、纵论天下?正因他们洞悉各方势力消长,方能做到身居江东,却评点九州风云。
河内对我司空府至关重要,不可不防。”
“喏。”
陈群低声应命,面上掠过一丝苦涩。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