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低头,是为了保全整个严家!”
“……是。”
严舆艰难点头。
“记住。”
严白虎蓦然回首,沉声道:“我能留任军侯,是因为主公即将对吴郡、会稽士族动手。
若有族人抗令不交田地,大军压境之日,我会亲自押他们上前线受死!”
“兄长……”
严舆喃喃,“真要走到这一步吗?”
严白虎望着远处高耸的帅旗,目光坚定:“主公英明果断,今日我们解甲让田,他日若我不死于战场,终有再起之时。
可你们若违令作乱,我便彻底被弃如敝履。”
“……是。”
严舆心头一凛。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他们兄弟别无选择,唯有依附赤壁军,方能苟延残喘。
次日,秣陵易名。
大蜻建城,成为江东军政中枢。
内政五部、军议司、司天监尽数迁入。
黄忠率第四军团成军,收编部分降卒,开赴吴郡各县,一面接管地方,一面协同户部清查户籍与田亩。
州牧府覆灭,刘繇被捕,严白虎归顺。
一则则消息自民间流传,迅速传遍各郡县。
淮南、荆州亦闻风而动,纷纷研判江东变局。
八月末,吴郡诸县相继归附。
严白虎成为第四军团中最锋利的一把刀,凡遇士族抗拒,必率先冲锋,将那些顽固势力碾为尘土。
同月最后一天,王炅亲率军政要员入驻大蜻,召各郡太守、军团主将齐聚一堂,共议扫荡江东残余、彻底统一之策。
江乘渡口,地处丹阳以北。
刘晔亲率百余士卒,护送刘繇、许劭等人至此登船。
“子扬。”
刘繇立于船头,鬓发斑白,形销骨立。
这半月所见,让他彻底明白何谓势不可挡。
他也终于看清王炅的雄心,以及那套严密运转、令人胆寒的军政体系。
“叔父保重。”
刘晔拱手拜别:“此去千里迢迢,不知后会何期。”
“唉。”
刘繇遥望大蜻方向,长叹一声:“王朗阻不了王政南,江东一统势在必行。
你曾任礼部左侍郎,亲眼见过他麾下那铁律森严的官署运转,当知此人已有代汉取鼎之心。”
“确实如此。”
刘晔郑重点头。
赤壁军不可逆,王炅更不可挡。
平定江东只是开端,绝非终点。
舟影渐远,刘繇终离江东。
这片土地,正式迈入王炅的时代。
九月初五,工部启动大蜻城扩建工程,征用旧县丞府邸,改建为大蜻府衙。
太守周进、第二军团主将甘宁自豫章赶来。
“兴霸!”
“周太守!”
廖化立于府门前,朗声大笑。
甘宁眼中微亮,感慨道:“元俭,如今也是都尉了。”
“不错。”
周进也唏嘘不已。
“进府吧。”
廖化含笑侧身,未再多言。
不多时,赤壁军众高层齐聚正堂。
甘宁环视四周,看着一张张陌生却气度沉稳的面孔,心中波澜起伏。
赤壁军日益壮大,文臣武将齐聚一堂,早已不是一支军队所能涵盖的规模了。
“主公。”
众人见门扉开启,纷纷起身相迎。
“都坐下吧。”
王炅缓步走上主位,安然落座。
“是。”
乔蕤、鲁肃等人拱手应诺,依次入席。
大乔与小乔引领侍女,在两侧案几上摆好酒盏果品。
“请诸位共饮此杯。”
王炅端起酒樽,含笑示意。
“咕咚——”
满堂之人皆仰头饮尽。
王炅目光缓缓扫过全场,语气凝重:“扬州在江东原有四郡,如今我们已据其三。
再以‘赤壁军’为号,已不合时宜。”
“主公所言极是。”
鲁肃起身抱拳,神情肃然。
“确实如此。”
众文武齐声附和。
王炅轻抚酒杯,嘴角微扬:“朝廷之官爵,我们不必领受。
从今日起,正式设立大蜻府,下辖六部,统理政务民生。”
“谨遵令命!”
众人齐声应道,神色庄敬。
州牧旧制自此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大蜻府的治理体系。
“大蜻”二字也将取代昔日的“赤壁”,成为他们新的名号。
“子扬。”
王炅沉声唤道:“即刻由礼部牵头,会同吏部、兵部及军议司,重新制定大蜻的兵符、印信、官服与铠甲规制,以立新风!”
“遵命!”
刘晔与鲁肃当即起身领令。
王炅继续说道:“礼部为主,工部协力,在各县设学堂,各郡建学院,大蜻城内则兴建大蜻学府。
具体层级划分,我自有章程交付。”
“属下领命!”
刘晔与乔蕤拱手接令。
“军议司听令。”
王炅略作思忖,郑重道:“四大军团由我亲自统辖。
军议司须于各郡设立卫所,编制以营为单位,每郡可募兵五千,设总兵统管,负责地方守备,归属军议司与兵部共同节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