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是陷阱!” 蒙毅脸色一变,立刻下令撤退,“副将,你带一半人护着粮草先走,我来断后!” 副将不肯:“将军,要走一起走!” 蒙毅却厉声喝道:“这是军令!粮草关乎长城存亡,必须送到大哥手里!快走!”
副将含泪领命,带着士兵护着粮草车往雁门关方向跑。蒙毅则带着剩下的士兵,挥舞着长刀,与赵高余党和匈奴骑兵激战。他的铠甲很快被鲜血染红,左臂又添了一道伤口,却依旧死死守住退路,不让敌军靠近粮草车。“大秦的将士,绝不后退!” 蒙毅嘶吼着,长刀刺穿一个匈奴骑兵的胸膛,自己也被另一把弯刀划伤了后背。
就在蒙毅快要撑不住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蒙恬派来的援兵!蒙恬得知蒙毅遇伏,亲自带着三千士兵赶来支援。“二弟!我来了!” 蒙恬大喊着,长枪一挥,刺穿一个赵高余党的喉咙。匈奴骑兵见秦军援兵到来,不敢再恋战,纷纷撤退。
蒙毅松了口气,倒在地上,看着被护走的粮草车,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可他很快又皱起眉头——运来的粮草只够雁门关大军五日之用,五日之后,若咸阳的援兵和粮草还不到,他们还是挡不住匈奴的总攻。“大哥,咸阳那边……有消息吗?” 蒙毅虚弱地问。蒙恬摇摇头,眼神凝重:“还没有。项羽在楚地叛乱,咸阳恐怕自顾不暇,我们只能靠自己。”
楚地的彭城城外,项羽骑着战马,看着被攻破的城门,脸上满是戾气。他的五万大军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攻占了彭城,秦地郡守战死,百姓们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将军,下一步我们去哪?” 副将问道,手里拿着一份地图——上面标注着通往咸阳的路线。
项羽冷笑一声,指着地图上的函谷关:“进军函谷关!胡亥小儿,扶苏老贼,当年灭楚之仇,今日我要一并报了!” 他刚要下令,一个士兵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封染血的信:“将军,项伯公子从咸阳送来的密信!”
项羽拆开信,眉头越皱越紧。信里是项伯的字迹,写着“大秦民心未散,陈墨后手众多,若强行攻咸阳,恐难取胜,不如先收揽楚地民心,再图后举”。“项伯这个叛徒!” 项羽将信撕得粉碎,怒喝,“我囚禁他,他还帮着大秦说话!等我攻破咸阳,定要杀了他!”
可项羽不知道,项伯写这封信时,正被囚禁在彭城的密室里,身边站着项羽的亲信。他表面上劝项羽收揽民心,实则在信里藏了密语——用陈墨教他的秦篆(200章“书同文”伏笔)在字缝里写着“咸阳空虚,典籍为要,可烧之”,故意误导项羽,让他以为典籍是大秦的软肋,实则是想拖延时间,等咸阳援兵到来。
彭城的一间民房里,一个穿秦吏服饰的青年正用秦篆在绢布上写着项羽的动向,他是胡亥派往楚地的使者,伪装成商人潜入彭城。“快,把这封信送到咸阳,告诉公子,项羽五日之内会攻函谷关!” 青年将绢布交给一个百姓,“用陈先生教的方法,藏在《仓颉篇》的竹简里,没人会查!” 百姓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绢布藏好,趁着夜色,朝着咸阳的方向跑去——他记得陈先生说过,“书同文”不仅是为了交流,更是为了传递希望。
咸阳的章台殿里,胡亥正看着楚地使者送来的密信,脸色凝重。项羽五日攻函谷关,长城匈奴五日总攻,蒙武的一千死士还在驰援雁门关的路上,咸阳的禁军只有四千,吕部旧部两千,根本无法同时应对两线作战。“李丞相,你怎么看?” 胡亥看向李斯,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
李斯皱着眉头,手指敲击着案几:“公子,如今只能二选一。要么调回蒙武的兵力,守函谷关,放弃长城;要么坚守长城,派吕部旧部驰援函谷关,咸阳只留禁军守卫。”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无论选哪个,都要守住典籍库——文脉在,民心就在,大秦就有希望。”
胡亥看向阿禾,阿禾立刻道:“公子,陈先生留下的《秦记》里写着‘守长城即守北方,守函谷即守南方,二者皆重,然民心最重’。如今咸阳百姓愿意支持我们,我们可以组织民防,让百姓协助禁军守咸阳,再派吕部旧部两千人,由蒙武将军率领,驰援函谷关;长城那边,让蒙恬将军用陈先生改良的夯土技术加固城墙,拖延时间,等齐地的援兵到来。”
胡亥眼睛一亮。民防!他怎么忘了百姓的力量!“好!就这么办!” 胡亥站起身,语气坚定,“李丞相,你负责组织民防,教百姓用清心草粉和松烟墨防蛊虫,协助禁军守咸阳;阿禾,你守典籍库,确保文脉无损;蒙武将军,你立刻从雁门关调回一千死士,加上吕部旧部一千人,驰援函谷关,务必守住!”
众人齐声领命,各自去执行。胡亥走到殿外,看着学宫方向传来的诵读声——学士们正在教百姓读《仓颉篇》,声音整齐,充满希望。他想起陈先生的绢布,想起“民心为根”,突然觉得没那么绝望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