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看着窗外的夜色,只觉得一阵无力。他想起陈先生的绢布,想起“民心为根”,想起咸阳百姓的支持。“李丞相,” 胡亥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立刻传旨,召集咸阳城内所有适龄男子参军,由蒙武将军训练;打开备用粮库,分给百姓,稳定民心;派使者去齐地、燕地,让当地郡守派兵支援长城和楚地;另外,派阿禾带着学士们,去各郡县宣传秦法,安抚百姓,防止其他郡县效仿楚地叛乱。”
李斯点点头,立刻去执行。胡亥走到廷尉府的门口,望着远处学宫的灯火,心里满是感慨——陈先生留下的文脉,是大秦的根;百姓的支持,是大秦的本。只要根还在,本还在,大秦就不会亡。
可他不知道,那个持有“项”字玉佩的神秘人,此刻正站在咸阳宫的屋顶上,看着廷尉府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从怀里掏出一枚信号弹,点燃后,红色的火光在夜空中炸开——这是他与项羽约定的信号,意味着“咸阳内乱,可速北上”。
神秘人转身,消失在夜色中。他的袖筒里,还藏着最后一枚巫蛊虫卵——这枚虫卵,他要放在一个最关键的地方,给大秦最后一击。
长城雁门关的军营内,蒙恬、蒙毅正看着地图,眉头紧锁。匈奴虽然暂时撤退,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他们的兵力只有一万五千人,粮草只够一日;项羽在楚地叛乱的消息传来,士兵们的士气再次低落。
“大哥,我们该怎么办?” 蒙毅问道,声音里满是焦虑。
蒙恬看着地图上的雁门关,又看了看远处的长城,眼神坚定:“我们守在这里!长城是大秦的北方屏障,我们不能退!就算只剩一人,也要守住长城!至于粮草,我们可以向附近的郡县征集,只要百姓支持我们,我们就有希望!”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裹:“将军!咸阳派来的使者到了,带来了公子的旨意和一些粮草!还有……还有陈先生留下的一封信!”
蒙恬、蒙毅眼睛一亮,立刻打开包裹。里面有胡亥的旨意,让他们坚守长城,援军和粮草随后就到;还有一小批粮草,虽然不多,却能解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一封陈墨的手书,上面写着“雁门关西侧有暗道,可通匈奴后方,若遇危急,可派奇兵从暗道突袭,断匈奴粮草”。
“陈先生果然有远见!” 蒙恬激动地说,“我们立刻派奇兵,从暗道突袭匈奴的粮草营!只要断了他们的粮草,匈奴就会不战自退!”
蒙毅点点头,立刻挑选精锐士兵,准备从暗道突袭。蒙恬看着陈墨的手书,心里满是敬佩——陈先生不仅守护了大秦的文脉,还为大秦的边疆留下了后手,有这样的人,大秦何愁不兴?
可蒙恬不知道,匈奴的粮草营附近,也有赵高的余党埋伏,他们早就知道了暗道的存在,正等着秦军奇兵自投罗网。
咸阳的夜色越来越浓,学宫的灯火依旧明亮,学士们还在整理典籍,守护文脉;廷尉府的灯火也未熄灭,李斯还在起草旨意,调兵遣将;禁军们在城内巡逻,警惕着任何异常;百姓们紧闭门窗,却在自家的门口挂起了秦篆木牌,上面写着“守护咸阳,守护大秦”。
胡亥站在咸阳宫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的星空,手里紧紧握着陈墨的绢布。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加艰难;长城的蒙恬、蒙毅,楚地的叛乱,咸阳的内奸,神秘人的虫卵,每一个危机都可能让大秦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城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禁军匆匆跑上来,脸色苍白:“公子!不好了!粮仓那边发现了巫蛊虫卵,还引发了小范围的恐慌!百姓们都在抢粮,场面快要控制不住了!”
胡亥的心猛地一沉。粮仓是咸阳的民生根本,若是粮仓出了问题,百姓恐慌,咸阳就真的乱了!“立刻带我去粮仓!” 胡亥下令,快步朝着粮仓的方向跑去。
夜色中,粮仓的方向传来百姓的哭喊声和禁军的安抚声。胡亥知道,这是神秘人放的虫卵,目的是引发恐慌,动摇咸阳的根基。他握紧手里的绢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必须守住粮仓,守住百姓,守住陈先生留下的大秦。
可他没看到,在粮仓的角落里,那个持有“项”字玉佩的神秘人,正看着混乱的场面,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他的手里,还藏着最后一枚巫蛊虫卵,而这枚虫卵的目标,是咸阳宫的核心——典籍库的密室,那里藏着陈先生留下的最珍贵的典籍,是大秦文脉的命脉。
悬念在夜色中蔓延:神秘人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他与项氏旧部是什么关系?最后一枚虫卵会不会毁掉典籍库的核心典籍?长城那边,蒙毅的奇兵会不会落入匈奴和赵高余党的埋伏?楚地的项羽大军,何时会抵达咸阳附近?咸阳粮仓的恐慌,能否及时平息?胡亥面对这多重危机,到底该先守护哪一方?
没有人知道答案,只有夜色中的风,裹挟着咸阳的墨香、长城的血腥和楚地的杀气,在大秦的天空下呼啸,仿佛在预告着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终极决战,即将拉开帷幕。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