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看着这一幕,眼眶发红。他知道,士兵们快撑不住了,蒙毅的援兵再不到,雁门关就真的要破了。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是蒙毅的援兵!蒙毅骑着战马,挥舞着长枪,冲破赵高余党的伏击,终于赶到了!
“大哥!我来了!” 蒙毅大喊着,带领士兵朝着匈奴的侧翼发起猛攻。匈奴士兵没想到援兵会突然到来,阵脚大乱,开始往后撤退。蒙恬趁机下令:“冲!把匈奴赶出雁门关!” 秦军士兵士气大振,跟着蒙恬和蒙毅,朝着匈奴士兵追去。
可蒙毅刚冲到蒙恬身边,就脸色苍白地说:“大哥,赵高的余党在半路上设了埋伏,我们损失了一半兵力,粮草也被烧了,就算暂时击退匈奴,我们也撑不了多久……”
蒙恬的心沉了下去。损失一半兵力,没了粮草,就算暂时守住雁门关,匈奴卷土重来,他们还是挡不住。“先回营!清点伤亡,寻找新的粮草来源!” 蒙恬下令,心里却满是忧虑——他不知道咸阳的情况如何,胡亥能不能派来更多的援兵和粮草。
咸阳的学宫内,夜色已深,阿禾正带着学士们整理典籍。白天城门的喧嚣已过,学宫内却依旧灯火通明,学士们抱着竹简,小心翼翼地用松烟墨涂抹竹简边缘,防止蛊虫侵蚀——这是陈先生留下的方法,墨汁不仅能防蛀,还能掩盖竹简的气味,避免吸引蛊虫。
“阿禾大人,你看这卷《尚书》的竹简,好像有异样。” 学士阿砚突然喊道,手里拿着一卷竹简,竹简的缝隙里,隐隐有黑色的虫子在蠕动。阿禾立刻跑过去,掏出清心草粉,撒在竹简上,虫子瞬间蜷缩起来。“是巫蛊虫卵!” 阿禾脸色凝重,“有人把虫卵藏在了典籍里!”
学宫内瞬间紧张起来,学士们纷纷检查自己手里的竹简,很快又发现了三卷藏有虫卵的竹简。“这些竹简都是今天从典籍库调过来的,难道典籍库还有漏网的虫卵?” 阿砚疑惑地说。
阿禾摇摇头,眼神锐利:“不是漏网的,是有人故意放进来的!典籍库的门锁完好,只有持有钥匙的人才能进去,这个人,就在我们身边!” 他的目光扫过学宫内的学士和宦官,最后落在一个新来的年轻宦官身上——宦官的袖口,隐隐露出一枚黑色的令牌,上面刻着一个“赵”字。
“是你!” 阿禾大喝一声,冲过去抓住宦官的手腕。宦官脸色骤变,想要挣脱,却被阿禾死死按住。阿砚立刻上前,从宦官的怀里搜出一把典籍库的钥匙和一个装满虫卵的陶罐。“招!是谁派你来的?为什么要在典籍里放虫卵?” 阿禾厉声问道。
宦官知道抵赖不过,颤抖着说:“是……是赵高的余党!他们说,只要毁掉典籍,大秦的文脉就断了,百姓就会恐慌,他们就能趁机夺取咸阳……”
阿禾怒喝一声,将宦官交给禁军:“把他押去廷尉府,严加审问,找出所有赵高的余党!” 禁军领命,押着宦官离开。学宫内的学士们看着满地的竹简,心里满是后怕——若不是及时发现,典籍被毁,文脉断绝,大秦就真的完了。
就在这时,老宦官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阿禾大人,老奴在御花园的清心草圃里,发现了这个……” 布包里是一枚黑色的玉佩,上面刻着一个“项”字,玉佩的边缘,还沾着一点松烟墨——正是阿禾他们用来防蛊虫的墨。
“项”字玉佩?阿禾心里一沉。他想起在鹰嘴崖河谷发现的陈墨绢布,想起楚地的“星火”,想起项燕遗孤项伯(141章伏笔)。难道放虫卵的,不仅有赵高余党,还有楚地的项氏旧部?这个神秘的项氏之人,到底想干什么?
廷尉府内,胡亥正看着李斯递来的审问记录,脸色铁青。赵高的余党交代,他们不仅与匈奴勾结,还与楚地的项氏旧部有联系,赵高自杀前留下的“楚地星火”,指的就是项氏旧部即将发动的叛乱,目标是夺取会稽郡,然后北上,与匈奴夹击大秦。
“项氏旧部……” 胡亥握紧拳头,指节泛白。他想起陈先生收养的项伯,项伯是项燕的遗孤,若项氏旧部叛乱,项伯会站在哪一边?是帮大秦,还是帮自己的族人?
就在这时,一个斥候骑着快马,从楚地方向赶来,浑身是血,手里拿着一封染血的急报:“公子!不好了!楚地会稽郡爆发叛乱!项氏旧部项梁、项羽率领五万大军,攻占了会稽郡府,还杀了郡守!他们正在召集旧部,准备北上攻秦!”
“项羽?” 胡亥猛地站起来,急报掉在地上。他没想到,叛乱的竟然是项羽!项羽曾在荥阳与扶苏交战,如今又在楚地叛乱,大秦的南方,也燃起了战火!
李斯捡起急报,脸色凝重:“公子,现在情况危急!长城蒙恬、蒙毅兵力不足,粮草短缺;楚地项羽叛乱,五万大军北上;咸阳城内赵高余党未除,还有神秘人放蛊虫卵;我们手里的兵力,只有吕部旧部两千人、禁军五千人,根本无法同时应对这么多危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