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业的背后,是无数百姓的白骨!”陈墨反驳道,“修长城累死多少劳工?筑驰道征发多少民夫?焚书坑儒,更是钳制思想,堵塞言路!这样的伟业,百姓不想要!”
“放肆!”嬴政怒喝一声,一巴掌扇在陈墨脸上。
清脆的响声在大殿里回荡,陈墨的脸颊瞬间红肿起来,嘴角渗出了鲜血。但他依旧挺直脊梁,眼神坚定地看着嬴政。
“陛下可以打臣,却不能堵住臣的嘴。”陈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臣知道,陛下杀了吕不韦,是怕他威胁到您的统治。但您有没有想过,真正威胁到您统治的,不是吕不韦的旧部,而是百姓的怨恨?”
嬴政愣住了,显然没料到陈墨竟敢如此顶撞他。他看着陈墨脸上的血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是愤怒,是惊讶,还有一丝……欣赏?
“你可知,你说的这些话,足以让你死十次?”嬴政的声音低沉下来。
“臣知道。”陈墨道,“但臣若不说,对不起天下百姓,也对不起陛下您。陛下是千年难遇的雄主,不该被一时的猜忌和愤怒蒙蔽了双眼。”
大殿内陷入了沉默,只有两人的呼吸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陈墨能感觉到,嬴政的情绪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的愤怒在消退,理智在回归。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斯匆匆跑了进来,脸色苍白:“陛下,不好了!楚国……楚国发生叛乱了!”
嬴政和陈墨同时一惊。
“怎么回事?”嬴政问道。
“项燕的旧部钟离昧,在淮水一带召集了数万楚军残部,打出了‘复楚’的旗号,已经攻占了几座县城!”李斯急道,“更糟糕的是,李信将军率军平叛,却中了埋伏,兵败退守寿春!”
陈墨的心沉到了谷底。钟离昧叛乱,李信兵败,这意味着楚国的战火将再次燃起,无数百姓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嬴政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猛地看向陈墨,眼神锐利如刀:“是不是你暗中联络钟离昧?是不是你早就计划好了?”
陈墨连忙道:“陛下明鉴!臣一直在您的掌控之中,如何联络钟离昧?更何况,臣一直反对战乱,怎么会煽动叛乱?”
“那钟离昧为何偏偏在此时叛乱?”嬴政质问道。
“因为有人想让秦楚再次开战!”陈墨道,“很可能是赵高的余党,他们想趁机搅乱大秦,浑水摸鱼!”
嬴政沉默了,显然在权衡陈墨的话。
李斯看了陈墨一眼,对嬴政道:“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平定叛乱。李信兵败,军心不稳,必须派一员得力大将前往才行。”
“派谁?”嬴政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
“臣以为,唯有王翦老将军可担此重任。”李斯道。
陈墨心中一动,这正是他一直等待的机会!他连忙道:“陛下,李丞相所言极是。王翦老将军用兵稳重,深得军心,由他率军平叛,必能马到成功。”
嬴政看向陈墨,眼神复杂:“你也推荐王翦?你忘了,正是他率军攻破了寿春,杀了项燕?”
“臣没有忘。”陈墨道,“但国事为重,个人恩怨为轻。王翦将军是大秦的柱石,也是平定楚地叛乱的最佳人选。臣恳请陛下,起用王翦将军,同时采纳臣之前提出的‘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策略,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重蹈李信覆辙。”
嬴政沉默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好,就依你们所言。李斯,拟旨,召王翦即刻进京!”
“诺!”李斯领命而去。
大殿内只剩下嬴政和陈墨。嬴政看着陈墨,眼神中的愤怒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陈墨,你很好。”
陈墨不知道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赞赏,还是讽刺?
“你暂时不用回那个院子了。”嬴政道,“朕在宫里给你安排了住处,没有朕的命令,不得擅自离开。”
这是……软禁?还是信任?陈墨心中充满了疑惑。
“陛下,项伯和陈砚……”
“他们很安全。”嬴政道,“只要你安分守己,他们就会一直安全。”
这句话像是一种威胁,又像是一种承诺。
陈墨躬身行礼:“谢陛下。”
他跟着内侍走出章台宫,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钟离昧叛乱,李信兵败,王翦将再次挂帅,这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某种轨迹发展,但他总觉得,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那个神秘的“故人”老者真的死了吗?钟离昧的叛乱真的是赵高余党煽动的吗?嬴政对他的态度为何如此暧昧?
这些问题像一团迷雾,笼罩在他心头。他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咸阳宫的深处悄然酝酿。而他,已经被卷入了风暴的中心,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走到宫门口时,陈墨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宏伟的宫殿,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但在这光芒之下,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双眼睛,正从黑暗中注视着他,带着贪婪,带着恶意,带着……期待。
他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方?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不仅为了自己,为了项伯和陈砚,更为了那个“天下无战”的梦想。
而这个梦想的实现,似乎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