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缓缓摇头,嘴角却勾起一抹笑意:“相邦错了,不是陈某串通李将军,是人心所向。你可以扣押我,可以烧毁竹简,却挡不住天下人对公道的期盼。”
吕不韦突然冷静下来,他捡起地上的烙铁,重新递给出内侍:“继续!本相倒要看看,是李冰的蜀兵快,还是陈太史的骨头硬!”他转身往外走,声音冷得像冰,“冯去疾,传我命令,让蒙骜分兵一半,去堵截李冰!告诉王翦,立刻接管咸阳防务,任何敢异动的宗室,格杀勿论!”
烙铁再次逼近时,陈墨忽然想起自己藏在墨家工坊的《秦记》正本。那里面不仅有他对“书同文”的详细构想,还有昭王晚年与他的对话记录,其中就提到“秦欲一统,必先统人心,统人心必先统文字,然统文字非强扭,乃顺其势,因其理”。这些话,他曾抄录一份,让石匠设法送到邯郸,交给赵姬,嘱咐她若遇危难,可将此信交给赵国的墨家据点——那里的人认得他的笔迹。
“啊——”烙铁烫在胸口的剧痛让他几乎晕厥,但他死死咬着牙,没发出一声求饶。恍惚中,他仿佛看到无数竹简从空中落下,上面写满了六国文字,最终都化作工整的秦篆,在他眼前组成“书同文”三个大字。
不知过了多久,他从剧痛中醒来,发现自己被扔回了牢房的稻草堆上。胸口的烫伤火辣辣地疼,但意识还算清醒。牢门没关严,他听见吕不韦和冯去疾在外面说话。
“……邯郸那边有消息了?”是吕不韦的声音。
“回相邦,郭开派人来报,说已经找到赵姬母子的踪迹,就在邯郸城外的墨家据点。”冯去疾的声音带着谄媚,“郭开说,只要相邦肯出兵助他稳固赵国内政,他就把公子政‘送’回秦国。”
“送回来?”吕不韦冷笑,“本相要的不是活的,是……”后面的话声音太低,陈墨没听清,但那阴冷的语气让他浑身发冷。吕不韦要对嬴政下杀手!
“相邦英明。”冯去疾附和道,“公子政若死,异人就成了无根之木,李冰的‘清君侧’也就没了由头。只是……郭开的要求会不会太过分?他要三百副甲胄,还有蜀地的锦缎千匹。”
“给他!”吕不韦毫不犹豫,“只要能除掉公子政,这点东西算什么?告诉郭开,本相派去的人今夜就到邯郸,让他做好接应。另外,把陈墨的笔迹拓一份给郭开,让他仿造一封陈墨的信,骗赵姬开门——女人和孩子,最好骗了。”
陈墨的心沉到了谷底。郭开是赵国的奸臣,贪财好色,为了利益什么都做得出来。他和吕不韦勾结,嬴政母子危在旦夕!他必须想办法把消息送出去!
他挣扎着爬起来,胸口的烫伤让他每动一下都像散了架。牢房的墙角有块松动的石头,那是他早年做太史令时,为方便墨家密探传递消息特意留下的。他用尽力气抠开石头,里面是个小小的空洞,放着一支竹筒和半截磁石——那是墨家传递紧急消息的工具,竹筒里的密信写好后,可通过地下密道送到城外的据点。
他咬着牙,用染血的手指在竹简上写字。胸口的剧痛让他好几次握不住笔,但他不敢停。他写的不是求救信,而是告诉邯郸的墨家弟子,若据点被围,可带着赵姬母子往代地走,那里有公子嘉的军队,虽与秦国为敌,却素来痛恨郭开,或许能暂时庇护他们。他还写下“血痣藏文,墨者护之”八个字——这是他与赵国墨家约定的暗号,意为“公子身负重要使命,务必保全”。
写完信,他将竹简塞进竹筒,用磁石封好口,再把石头塞回原位。刚做完这一切,就听见脚步声靠近,他赶紧躺回稻草堆,装作昏迷。
进来的是个狱卒,端着一碗浑浊的米汤。陈墨认出他是墨家的人——这人左手小指缺了一截,是当年在都江堰修渠时被石头砸断的,是石匠的同乡。
狱卒放下碗,趁转身的功夫,悄悄对他使了个眼色,又指了指墙角的石头,然后快步退了出去。陈墨知道,信会被安全送走,但他不确定是否还来得及。
夜色渐深,牢房里越来越冷。陈墨裹紧身上的破衣,望着铁窗外的月亮,心里默默祈祷。他想起嬴政出生那天,他正在邯郸执行任务,赵姬临盆时,窗外突然划过一道红光,落在婴儿眉心,形成一颗小小的血痣。当时他就觉得这孩子不凡,昭王也说“此子有龙气,或能成秦之大事”。如今这孩子才几岁,就要遭遇如此凶险,实在令人心疼。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音和人的惨叫。陈墨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是墨家弟子劫狱来了?还是吕不韦又要对他动手?
他挣扎着爬到牢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只见火把摇曳中,一群穿着黑衣的人正在和狱卒厮杀,这些人身手矫健,招式狠辣,不像是墨家弟子——墨家弟子比武讲究“非攻”,不会下这么重的手。
“快找陈墨!相邦有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领头的人大喊,声音嘶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