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液的注入,如同给“析模科技”这台精密但超负荷运转的机器更换了更强劲的引擎部件,并加满了润滑油。工作室里原本因人手不足而弥漫的些许焦灼感,逐渐被一种蓬勃的、充满活力的忙碌所取代。
那位新来的后端架构师,名叫秦峻,果然名不虚传。到岗第一天,他没有急于表现,而是花了整整两天时间,默默地将现有系统的代码仓库、架构文档、部署流程乃至服务器日志都仔细梳理了一遍。然后,他拉上陆宇、张志远和陈浩,开了一个小会,直接在白板上画出了现有架构的几处性能瓶颈和潜在风险点,并提出了一个分三步走的优化和升级方案,逻辑清晰,论证扎实,让原本对自己技术颇为自信的几人都暗自佩服。
两位应届生硕士,王锐和李静,则像两块高效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他们不仅快速熟悉着项目的业务逻辑和技术栈,更主动承担了大量原本需要核心成员分心的测试、文档编写和数据整理工作。他们的热情和锐气,也无形中感染着略显疲惫的老成员。
前端工程师赵琦,则对现有的用户界面“吹毛求疵”,提出了好几个优化交互和视觉体验的细节方案,虽然有些想法略显“理想化”,但那份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正是析模之前有些欠缺的。
陆宇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欣慰。招人的决策是正确的。这些新成员不仅补充了人力,更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技术和一股蓬勃向上的冲劲。工作室的空间虽然更拥挤了,键盘敲击声、讨论声更密集了,但氛围却更加积极和充满希望。
然而,短暂的内部整合之后,外部战场的号角已经吹响。
市政府信息办正式发布了《关于市图书馆系统第三模块(智慧服务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征集的通知》。同时,有小道消息传来,星海科技已经组建了一个超过二十人的专项团队,由那位赵启明副总亲自挂帅,志在必得。另外,还有两家本地的软件企业也表示了参与意向。
竞争,骤然升级。
析模科技会议室内,气氛再次变得严肃。但这一次,少了些之前的悲壮和忐忑,多了几分沉着和战意。
“通知大家都看到了,”陆宇主持会议,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四位新成员,“星海来势汹汹,其他对手也不容小觑。第三模块,不再是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建设,涉及到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研究、智能推荐、甚至线下空间管理的物联网集成,技术复杂度和项目规模都上了好几个台阶。”
他顿了顿,看向秦峻:“秦工,你这边压力最大,新的技术架构和底层支撑,是我们能否承载这个模块的基础。”
秦峻推了推眼镜,表情沉稳:“陆总放心,初步的优化方案已经在进行中。针对第三模块的需求,我建议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重构,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对于未来的扩展性、灵活性和独立部署至关重要。云平台的选择和成本优化方案,我这周末前可以给出详细报告。”
“好!”陆宇点头,又看向张志远和陈浩,“志远,你和王锐、李静重点负责大数据分析引擎和算法模型这部分,这是智慧服务的核心。陈浩,你和赵琦负责前端交互和可视化呈现,要把数据分析的结果用最直观、最友好的方式呈现给图书馆管理者和读者。”
最后,他看向陈峰:“峰子,你负责对外沟通和资源协调,尤其是和图书馆那边的需求对接,一定要挖得深、吃得透,确保我们的方案能真正解决他们的痛点。”
任务分配清晰明确,各司其职。
接下来的几周,工作室进入了另一种高速运转的状态。不再是之前那种救火式的加班,而是更有节奏、更有规划的攻坚。
秦峻带领着后端团队,开始对技术底座进行大刀阔斧却又步步为营的升级改造,常常为了一个技术选型争论得面红耳赤,又很快在数据和逻辑面前达成一致。
张志远和王锐、李静则埋首于海量的图书流通数据、读者借阅记录中,试图挖掘出隐藏的规律和价值。沈清寒也提供了关键的学术支持,引入了最新的数据挖掘算法模型。常常能看到他们围在白板前,写满复杂的公式和推理过程。
陈浩和赵琦则反复打磨着UI设计稿和交互原型,追求每一个像素的精准和每一次点击的流畅。他们甚至跑了好几次图书馆,实地观察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如何使用现有的查询系统。
陆宇则统筹全局,既要把握技术方向,又要推敲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还要不断给团队打气,应对各方传来的或真或假的市场信息。
他们不再闭门造车。陆宇主动邀请了信息办和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非正式的方案思路交流。他们没有像星海那样拿出华丽炫目的PPT和宏大的愿景,而是聚焦于具体问题,展示了他们基于前期项目对图书馆业务的深刻理解,以及几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接地气的解决方案雏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学:看我如何融化冰山女教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学:看我如何融化冰山女教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