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波德拉斯卡地区,临近白俄罗斯边境的一片茂密林地。
夜色浓重,铅灰色的云层低垂,遮蔽了星月之光,只有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穿过光秃秃的树枝。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林区深处,一条废弃的伐木道路尽头,隐约可见几盏关闭了大部分光源的车辆轮廓。空气中弥漫着松针、湿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柴油废气味道。
伊万娜·彼得洛娃没有亲自出现在这寒冷的边境之地,她坐镇在布加勒斯特温暖如春的公寓里,通过加密的实时视频连接,远程监控着这场非同寻常的“交易”。屏幕上分成了几个窗口:一个来自现场人员头盔摄像头的晃动视角,一个来自远处无人机传输的俯瞰热成像画面,以及一个显示着交易清单和倒计时的数据窗口。
这次交易的对象,不再是那些粗犷的东欧军火贩子,也不再是“乌鸦”那样隐藏在数据迷雾中的情报掮客。这一次,坐在她对面的,是“体制内”的幽灵。
对方的核心人物,是一个名叫“沃伊切赫”的波兰中年男子。他穿着一件毫不起眼的深色羽绒服,面容普通,甚至带着点公务员式的疲惫和谨慎,但他那双在寒风中微微眯起的眼睛里,却闪烁着精于计算的油滑与贪婪。他是波兰国防部下属某个后勤保障部门的中层官员,负责处理“退役及报废军事资产”。
牵线人,则是克伦斯基通过其过去在捷克特种部队服役时积累的人脉,辗转联系上的一位前波兰军方联络官,此人退役后也在相关领域“发挥余热”。克伦斯基虽已远在非洲,但他的旧关系网,依旧在伊万娜的金元攻势下,被有效地激活和利用了起来。
“彼得洛娃女士,”沃伊切赫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一丝波兰口音的英语,语气保持着程式化的礼貌,但语速稍快,透露出内心的紧张,“清单上的物资,都在这里了。请你们的人尽快清点,我们必须在天亮前完成交接和清理。”
屏幕上,伊万娜这边的现场负责人——一个代号“铁匠”的、同样经验丰富的东欧行动专家——带着两名队员,正借助微光手电,快速检查着停放在几辆军用卡车拖斗里的货物。
这些货物,与以往那些散发着枪油和钢铁气息的苏制装备截然不同。它们被杂乱地堆放在一起,外表看起来有些陈旧,甚至部分有损坏的痕迹,贴着的标签上明确标注着“待销毁”(Do Zniszczenia)或“训练损耗”(Strata ?wiczebna)。
但“铁匠”和他的队员眼神却愈发锐利。
他们打开一个标注着“AN/PVS-14”的箱子,里面是几具看起来有些年头、镜片甚至有轻微划痕的单目夜视仪。拿起一具,检查电源接口和成像管,虽然老旧,但核心功能完好。这些是美军及北约广泛使用的单兵夜视装备,其性能远超“暗影”目前通过东欧渠道能搞到的任何同类产品。
另一个箱子里,是几套“快鸟”(FAST)系列的作战头盔,有些外壳有裂痕,有些衬里破损,但主体结构无恙。还有一堆各种型号的防弹插板,标签显示其防护等级达到NIJ III级甚至IV级,虽然有些经过多次冲击测试,理论上已近寿命终点,但对于缺乏高质量单兵防护的“暗影”武装人员来说,依然是保命的宝贝。
最让“铁匠”注意的是几个密封的、印着“Harris”标识的金属箱。打开后,里面是PRC-152型单兵战术电台及其附件,部分设备外壳有凹陷,屏幕碎裂,但经过随行技术人员的快速检测,确认内部的加密模块和核心通讯功能大多完好。这些电台代表着北约体系内班组通讯的先进水平,其抗干扰和保密能力,远非目前“暗影”使用的、混杂了民用对讲机和老旧军用电台的通讯体系可比。
“清单核对无误。”“铁匠”对着麦克风低声报告,声音透过寒风传来,“数量和质量,基本符合预期。部分设备需要后续翻新,但核心部件可用。”
伊万娜在布加勒斯特的屏幕前,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很好。这些被北约军方认定为“报废”或“损耗”的装备,在“暗影”手中,经过适当的维修和翻新,将能极大提升一线作战人员的生存能力和战斗效能。这不仅仅是装备的提升,更是向其对手,乃至潜在的观察者(如BND)传递一个信息:“暗影”的触角,已经能够深入到西方军事体系内部,汲取养分。
“沃伊切赫先生,”伊万娜的声音通过扬声器在现场响起,清晰而冷静,“你的效率令人赞赏。尾款已经转入我们约定的账户。希望这是我们长期合作的良好开端。”
沃伊切赫擦了擦被冻得通红的鼻子,眼神闪烁了一下,既有完成交易、拿到巨额回报的松快,也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担忧。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在玩火。但对方开出的价码,是他靠薪水一辈子也赚不到的财富,而且对方展现出的专业和谨慎,也暂时安抚了他部分恐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DeepBlack深渊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DeepBlack深渊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