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班交换了眼神,都看出了临城产品的巨大潜力。托马斯率先开口:“怡和洋行愿意合作,首批订购丝绸一千匹、细布两千匹、铁犁五百件,按夏小姐给出的价格,货到付款。”
约翰逊紧随其后:“旗昌洋行订购丝绸一千五百匹、细布三千匹、铁锄八百件,我们希望长期合作,若首批产品市场反馈良好,后续订单翻倍。”
舒尔茨也点头应允:“礼和洋行订购丝绸五百匹、铁器七百件,我们主要销往欧洲,对质量要求更高,希望夏小姐严格把控。”
夏晚晴心中大喜,当即与三家洋行签订合作协议,约定一个月后在上海港交货。洽谈结束后,她马不停蹄地赶往广州,凭借江南商队在广州的人脉,与怡和洋行广州分行、宝顺洋行达成合作,敲定了销往南洋的首批订单,以丝绸、细布为主,铁器为辅,订单量与上海相当。
组建商队:武装护卫,打通内陆
上海、广州的合作敲定后,临城立即启动外销物资的筹备与运输工作。林婉清组织工人对丝绸、细布进行精细包装,用防潮油纸包裹,装入木质包装箱,外面印上“临城特产”“优质丝绸”等字样;铁器则涂抹防锈油,用稻草包裹,装入坚固的木箱,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沈若雁挑选了两百名经验丰富的锐锋队员,与商队的两百名护卫组建联合护卫队,由锐锋特种队的副队长赵刚带队。“从临城至徐州,全程五百余里,要经过吴化文的势力范围,沿途还有零星匪患,必须万分谨慎。”沈若雁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强调,“我们采用‘昼伏夜出’的方式,避开白天的关卡巡逻,夜间快速行军;遇到小股匪患,果断处置;若遇到军阀大股部队,尽量绕行,避免冲突。”
赵刚带领护卫队,分批次护送外销物资。第一批次物资包括丝绸三千匹、细布五千匹、铁器两千件,分装在五十辆马车上,于深夜从临城出发。车队沿着偏僻官道前行,马车上覆盖着厚厚的帆布,伪装成普通商队。锐锋队员们身着劲装,手持步枪,分散在车队两侧与前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行至济宁境内时,车队遭遇了一股百余人的匪患。“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留下买路财,否则别想过去!”匪首手持大刀,带领匪众围了上来。
赵刚毫不畏惧,一声令下:“锐锋队员,准备战斗!”队员们迅速散开,形成战斗队形,步枪上膛,瞄准匪众。“我们是临城国民军的护卫队,护送的是外销物资,识相的赶紧让路,否则格杀勿论!”
匪首见对方装备精良,人数众多,心中有些畏惧,但仍不甘心:“少废话,留下一半物资,否则我们就不客气了!”
“敬酒不吃吃罚酒!”赵刚一声令下,步枪齐射,匪众惨叫连连,倒下一片。剩余的匪众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逃窜。赵刚没有追击,让队员们快速检查车队,确认物资无损后,继续赶路。
行至徐州境内,遇到了吴化文的巡逻队。赵刚按照事先约定,让商队的联络官上前交涉,递上夏晚晴托人转交的信函与一笔银元。巡逻队队长见信函上有吴化文的亲信签名,又得了好处,便挥了挥手:“放行!”
经过五日五夜的艰苦行军,第一批次物资顺利抵达徐州火车站。陈明早已协调好火车车厢,物资快速装上火车,运往上海。赵刚带领护卫队原地休整,准备迎接下一批次物资的护送任务。
与此同时,运往广州的物资也通过“临城-商丘-汉口-广州”的路线,在联合护卫队的护送下,避开军阀封锁,顺利抵达广州港。夏晚晴的江南商队分号早已做好交接准备,将物资运往洋行指定的货轮码头。
货轮启航:扬帆出海,初获佳绩
上海港的码头,阳光明媚,万吨货轮“怡和号”停泊在岸边,工人正将临城的丝绸、细布、铁器小心翼翼地搬上船。托马斯站在码头,看着源源不断的物资,对身边的夏晚晴说道:“夏小姐,没想到你们能按时交货,物资质量也与样品一致,我对合作充满信心。”
“托马斯大班放心,临城会严格遵守协议,确保后续供货及时、质量稳定。”夏晚晴回应道,“这批物资销往欧洲、美洲后,若市场反馈良好,我们可以扩大合作规模,提供更多品类的产品。”
“怡和号”鸣响汽笛,缓缓驶离上海港,朝着大西洋方向启航。与此同时,广州港的“宝顺号”货轮也满载着临城的物资,驶向南洋。站在码头,夏晚晴望着远去的货轮,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不仅是物资的外销,更是临城打破封锁、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一个月后,上海怡和洋行传来捷报:“怡和号”运载的临城丝绸、细布在伦敦、纽约市场大受欢迎,丝绸因质地优良、价格实惠,被当地商人抢购一空;铁器适合农耕与日常使用,在美洲中西部与欧洲乡村销量火爆,首批物资获利丰厚,要求立即追加订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