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歪背着手在议事厅里来回踱步,粗布军装的袖口蹭过八仙桌沿,带起一层浮尘。他停下脚步,盯着桌案上那叠薄薄的战报,上面“马小丑部歼敌三百、收编散兵两百”的字样,像烧红的烙铁似的烫眼。
“他娘的!”赵老歪狠狠啐了一口,指节攥得发白,“半年前还是个劈柴挑水的伙夫,现在倒好,上千号人围着他转,临城百姓见了他比见了我还亲热!”
站在一旁的军需官刘秃子连忙凑上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总兵,您消消气。马小丑那小子就是运气好,撞上了孙大炮来犯,又得了苏老爷和林举人的支持,才敢这么蹦跶。真论根基,他哪儿比得上您?”
“根基?”赵老歪冷笑一声,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战报被震得乱飞,“乱世之中,民心就是根基!你没听说?沙河那边的百姓,把马小丑的画像供在堂屋里,说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还有部队里的那些兔崽子,现在训练喊的口号都是‘跟着马排长,保家卫国’,眼里还有我这个总兵吗?”
刘秃子缩了缩脖子,不敢接话。他心里清楚,赵老歪的焦虑绝非空穴来风。自从马小丑临危受命击退孙大炮后,声望就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临城、沙河两县的乡绅,以前见了赵老歪都是阳奉阴违,现在却主动上门给马小丑送礼;部队里的士兵,不管是老兵还是新收编的散兵,都愿意往马小丑的队伍里挤,说跟着他有饭吃、有仗打,还能不受欺负。
更让赵老歪坐立不安的是,马小丑不仅会打仗,还会笼络人心。他搞的那套“保境安民”政策,减轻赋税、打击土匪,把百姓哄得团团转;训练士兵时,他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化,受伤的士兵他亲自上药,缺粮时他把自己的口粮让出来,士兵们对他死心塌地。
“总兵,照这么下去,用不了一年,马小丑的势力就得盖过您了。”刘秃子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挑拨,“到时候,他要是想取而代之,您手里的兵权恐怕……”
“住嘴!”赵老歪喝断他的话,但眼神里的恐慌却藏不住了。他这辈子从土匪做到总兵,靠的就是心狠手辣和手里的枪杆子。可马小丑的崛起,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威胁——这个年轻人太年轻、太有本事,还深得人心,比那些只会抢地盘的军阀难对付多了。
“不能再放任他了。”赵老歪咬着牙,眼神变得阴狠,“你去办两件事。第一,从这个月开始,马小丑部队的军饷削减三成,粮食按七成发,药品和弹药只给最低标准,没有我的命令,一粒米、一颗子弹都不能多给。”
刘秃子眼睛一亮,连忙点头:“明白!没有物资,他的部队就算再能打,也撑不了多久。兄弟们吃不饱、穿不暖,自然会心生不满,到时候他的威望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赵老歪顿了顿,语气更沉,“从咱们的嫡系部队里挑二十个可靠的人,让他们装作散兵游勇,去投奔马小丑。告诉他们,务必隐藏好身份,多和马小丑的士兵套近乎,打听他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和苏老爷、林举人之间的往来,还有他有没有私下扩充势力的打算,有任何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高!总兵您这招太妙了!”刘秃子拍着马屁,“有了这些眼线,马小丑就算有什么花花肠子,也瞒不过您的眼睛。一旦他有不轨之心,咱们就能提前防备,甚至可以借他的手除掉他自己的亲信。”
赵老歪阴恻恻地笑了笑:“我倒要看看,没了物资,身边又都是我的人,他马小丑还能蹦跶多久。要是他识相,乖乖交出兵权,我还能给他个闲职让他养老;要是他不知好歹,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两人又密谋了一阵,确定了具体的执行细节:军饷和物资的削减要做得“名正言顺”,对外就说军营整体物资短缺,只能按比例发放;安插的眼线要分批混入,避免引起怀疑,领头的是赵老歪的远房侄子赵小三,此人头脑灵活,又够心狠,是赵老歪最信任的人。
商议完毕,刘秃子兴冲冲地离开了议事厅,立刻着手安排。他心里打着小算盘,只要能帮赵老歪打压住马小丑,他这个军需官的位置就能坐得更稳,到时候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而此时的马小丑,正在沙河县城外的训练场上,盯着士兵们进行战术演练。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和训练,他的部队已经脱胎换骨。士兵们穿着统一的灰色军装,虽然布料粗糙,但干净整洁;队列整齐划一,步伐沉稳有力;演练时,相互配合默契,战术动作标准,完全看不出曾经是散兵游勇的模样。
“排长,您看兄弟们的表现怎么样?”张大壮跑了过来,脸上带着汗水,笑容却很灿烂。他是马小丑一手提拔起来的副排长,从伙房时期就跟着马小丑,对他忠心耿耿。
马小丑点了点头,语气满意:“不错,进步很大。尤其是战术配合,比上次演练又熟练了不少。照这个势头,就算再遇到孙大炮那样的对手,咱们也有信心一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