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带着星穿过一道需要多重生物识别的厚重闸门,进入了位于星舰最顶层的核心主控室。
这里的视野更为开阔,环形的观测窗外是深邃的、点缀着陌生星辰的宇宙,以及下方那颗正在逐渐缩小、呈现出不祥灰败色调的温德兰母星。
无数控制台环绕着中央一个巨大的全息星图,星图上清晰地标注着星舰的预定航线,正坚定不移地指向黑暗深处。
整个主控室安静得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微弱声音。
男人走到主控台前,无视了星警惕的目光,快速调出了航行控制核心的界面。
复杂的代码和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过屏幕,他操作了几下,调出了一个标红加锁的选项——【紧急返程/航线重置】。
“看清楚了,”
他指着那个无法点击的选项,“最高权限锁定,由我亲自设置。触发条件极其苛刻,几乎不可能在航行中达成。”
“或者说,从设计之初,这就不是一艘能够‘回头’的船。”
星的心沉了下去,尽管早有预料,但亲眼证实还是让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无力。
航线无法更改,星舰不会返回。
男人做完这一切,似乎牵动了肋部的伤处,他捂着侧肋,有些踉跄地后退几步,靠在冰冷的金属墙壁上,微微喘息。
他抬头看向星,脸上没有计划得逞的得意,也没有沦为阶下囚的惶恐,反而是一种……
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混杂着疲惫、释然,以及一丝星无法理解的、深重的悲哀。
“是不是很好奇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沙哑了许多,目光似乎穿透了星,望向了某个遥远而痛苦的过去。
星皱紧眉头,握紧了球棒,没有回答,但眼神里明确写着“事到如今你还在说什么废话”以及“无论什么理由都无法为你开脱”。
男人似乎并不期待她的回答,他只是需要一个听众,一个能承载这段被掩埋真相的容器。
他缓缓闭上眼睛,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声音如同从时光的彼端传来:
————
204年前,温德兰与那群来自深空的巨兽的战争,宣告结束。
但随之而来的,不是预想中劫后余生的欢欣与重建家园的希望。
因为,那些在星海中与巨兽血战、承载着文明最后火种与力量的防卫军大人们,一个也没有回来。
通讯彻底断绝,星港再无响应,仿佛整个文明的精锐与未来,都被那场最后的决战彻底吞噬。
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的温德兰母星,以及散布在全球各处的地下避难所里,所生活着的、数量以千万计的……孩童而已。
他们茫然无措,如同被遗弃在巨大废墟巢穴中的幼雏。
正如后来被称为“旧民”的人们所熟知并流传的历史一样,孩子们中站出了几位相对早熟、勇敢且具备领导能力的个体。
领头者名叫艾斯特,他早熟而坚定,拥有远超同龄人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正是他第一个意识到,如果地表环境迟迟无法恢复,一旦地下庇护所储备的能源耗尽、维生系统彻底崩溃,等待着所有人的只有缓慢而绝望的死亡。必须回到地面,必须重建。
他的朋友们响应了他的号召,跟随他一起,冒着未知的风险,踏上了满目焦土的地表,开始尝试进行最初步的建设和生态勘测,为了后续能将所有地下同胞接回地面这个终极目标而奋斗。
在这群先驱者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名叫万俟温。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对知识和逻辑有着近乎本能的渴求和超凡的理解力。
地上那些遗留的、大部分成年人都难以解读的复杂机械说明书和技术设计图,在他眼中如同清晰的拼图,他能迅速理解其原理,并找出修复或利用的方法。
正是依靠着他的才智,这群原本对工业体系一无所知的孩子们,才能在短时间内磕磕绊绊地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利用残留自动化机械进行地表清理和基础建设的流程。
在建设之余,万俟温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了对地表残留研究设施的探索中。
他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希望,希望能从这些设施里,找到战前留存下来的、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动植物基因样本。
他深知,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文明真正复苏的基石,仅仅依靠人类和少数顽强真菌,是无法让星球恢复生机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知识水平伴随着翻阅海量的、残缺不全的研究资料而飞速增长,许多战前尖端的科技理论被他逐步吸收、理解。
他就像一个干涸的海绵,疯狂汲取着旧文明遗留的智慧。
但现实是残酷的。他搜寻了无数个或完好或半毁的研究所、基因库,结果却令人绝望——
植物现如今还有幸存。
但他没有找到任何除人类以外的、有效的动物基因库。
仿佛在战火的最后阶段,这些承载着生物多样性的火种就因为各种原因彻底地遗弃或销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崩铁,什么叫我是远古遗民?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崩铁,什么叫我是远古遗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