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九域的信使带着新法子匆匆出发——中原的麦田里,茶枝绑着倒伏的穗秆,蚕纱铺在地上,掉落的穗粒都被接住;南地的茶园旁,稻壳粉混着佛灯金光撒下,潮软的穗粒慢慢变干;西域的沙土里,暖石敷着堆肥贴在麦根旁,穗粒掂着越来越沉;北地的草原上,道心光聚着阳气催熟青粒,秸秆铺在根旁保住地温;幽冥渊的魔地,温凉石裹着麦根,根须长得匀了,麦穗也变得大小一致。
处暑过后的第一个晴天,归心村的打谷场已经收拾干净,竹筐、木锨、晒席摆得整整齐齐。麦丫站在碑前,看着小墨和小茶儿在麦田里查看穗粒——小墨捏开一颗麦穗,粒满浆足,泛着金黄;小茶儿捡起落在蚕纱上的穗粒,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筐,像是捧着珍宝。远处的归墟海,浪声混着秋风,透着丰收的喜悦。
天边飞来的信鸽遮天蔽日,足有数百只,每只信鸽的脚上都绑着成熟的麦穗样本——中原的麦穗无一粒掉落,南地的穗粒干爽,西域的粒沉饱满,北地的穗尖无青粒,幽冥渊的麦穗大小均匀。每张样本旁的纸条上,都画着一个装满麦穗的谷仓,谷仓旁,是九只握在一起的手。
麦丫把这些麦穗样本摆在初心碑前,拼成一个“丰”字,刚好覆盖住碑身的四道真言。秋日的阳光洒在麦穗上,穗粒泛着金色的光,像是给“丰”字镀了层金。她拿起春秋笔,在“处暑备收录”的末尾,添了一行字:“处暑备收,非天垂怜,是众生护粒;麦穗满仓,非道恩赐,是初心守成。”
小墨走到麦丫身边,手里拿着一块刻着“丰”字的暖石:“俺想把这个送给西域的人,让他们知道,暖石不只能调温,还能帮麦穗长沉,法子变了,护粒的初心不变。”
小茶儿也递来一小捆编好的茶枝蚕纱:“俺也想送给中原的人,让他们记住,绑秆不是勒秆,是给麦穗搭个拐,就像给人心搭个靠,不让它倒。”
麦丫接过暖石和纱网,放在碑旁的竹简堆上——那里已经堆了“传法录”“解厄录”“保穗录”“备收录”,还有简清言的旧竹简,风吹过,竹简发出“哗哗”的响声,像是在唱一首丰收的赞歌。
归心村的麦田已经完全成熟,金黄的麦穗在秋风里起伏,像是一片金色的海。小墨和小茶儿的笑声在田里回荡,和远处的浪声、近处的镰刀声混在一起,成了处暑最动人的声音——那声音里,没有等待奇迹的期盼,只有脚踏实地的守护;没有高高在上的指引,只有并肩同行的温暖。
四道真言在初心碑上轻轻闪着光,秋日的碑身更显厚重:“佛魔非岸”,是说佛的“聚阳”和魔的“暖石”能一起护粒;“道儒非舟”,是说道的“聚温”和儒的“记录”能一起备收;“长明非天”,是说众生的双手比阳光更能保丰;“自渡即自由”,是说守护的初心比等待更能得偿。
麦浪在秋风里轻轻起伏,穗粒饱满,等着被收割。九域的方向,虽然远,却因为这些麦穗,连得更紧了——不是靠四道的功法,不是靠天的恩赐,是靠每个人弯腰捡粒的细心,是靠每个人绑秆护穗的耐心,是靠那份“不让一粒麦穗浪费”的初心。
麦丫握紧手里的春秋笔,笔尖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光。她知道,再过几日,九域的麦田都会迎来收割,金黄的麦穗会装满谷仓,新的麦种会被选出,等着明年春天再播下。而这些写满法子的竹简,会和简清言的旧竹简一起,传下去,告诉后来的人:节气会变,天候会变,可护粒的初心不会变;地域会分,四道会异,可同心的温暖不会变。
远处的归墟海,浪声依旧,却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麦香的喜悦——那是九域的丰收,是初心的成果,是众生自渡的荣光。
喜欢四极玄穹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四极玄穹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