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烫手山芋,尖兵的第一刀!
季伯常。
当这三个字映入眼帘的瞬间,苏晨感觉自己像是被一根无形的冰锥刺中了神经中枢。心脏猛地收紧,随即又被一股强压按回原位,整个过程快到连他自己都几乎没有察觉。
口袋里的那枚象牙兵卒,隔着一层薄薄的裤料,传来一阵刺骨的凉意,仿佛在与纸上的那个名字遥相呼应。
白狐的长子。
白建明递过来的哪里是一份名单,分明是一颗滚烫的、随时可能炸开的惊雷。
然而,在会议室明亮的灯光下,苏晨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他只是抬起眼,目光清澈,甚至带着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真诚与兴奋,望向白建明。
“没问题!请白处长和各位领导放心,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得妥妥帖帖,保证晚会顺利召开,绝不给咱们市府办丢脸!”
他声音洪亮,姿态昂扬,像一个刚刚领到军令状,迫不及待要上阵杀敌的年轻士兵。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接收“烫手山芋”咒缚,正在进行反向解析……】
【咒缚核心:责任转移、矛盾焦点。对方试图将与赞助商沟通的所有潜在风险与冲突全部转移至宿主身上。】
【应对策略建议:破解此咒缚的关键不在于“推”,而在于“搅”。将单一的责任焦点,转化为多方利益的博弈棋局。】
白建明看着苏晨这副大包大揽的模样,眼底深处那丝算计彻底化为了满意。他甚至有些同情这个年轻人了,府办出来的高材生,理论一套一套,真到了具体事务上,还是太嫩。这一堆赞助商,个个都是人精,随便一个都能让这小子脱层皮。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苏晨不是想当周副秘书长的“眼睛”吗?行,我就让你陷进泥潭里,到时候你看出去的全是泥点子。
“好!有小苏同志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白建明欣慰地拍了拍苏晨的肩膀,力道十足,“那这件事,就全权委托给你了!需要我们局里怎么配合,你随时开口!”
旁边的钱副处长也跟着附和:“小苏年轻有为,思路活,肯定能处理好。”
宏达地产的张副总更是笑得一脸油光:“苏科长出马,一个顶俩!我们宏达地产一定全力支持苏科长的工作!”
一时间,会议室里充满了友好和谐的气氛,仿佛苏晨不是接下了一个烂摊子,而是获得了一份天大的功劳。
只有那位清流文化的代表柳莺,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她只是端坐着,手里捧着一杯清茶,目光在苏晨和白建明之间轻轻掠过,像是在欣赏一出颇有意思的戏。当苏晨接下名单时,她的嘴角似乎有一个极细微的上扬,旋即又恢复了那副温婉疏离的模样。
碰头会很快结束。
白建明亲自将苏晨送到办公室门口,临别时还热情地叮嘱:“小苏啊,有任何困难,千万不要自己扛,随时来找我!”
苏晨连连点头称是,一脸感激地与他道别,转身走下那吱呀作响的楼梯。
直到彻底走出老干部局那栋陈旧的大楼,被午后炙热的空气包裹,苏晨脸上的那股“激昂”才缓缓褪去,取而代de的是一片深井般的沉静。
他没有直接回市府办,而是在路边找了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坐下。
空调的冷气驱散了暑热,也让他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他将那份名单平铺在桌面上,像一位将军在审视自己的战场地图。
这张看似简单的A4纸,其实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一个精心布置的雷区。
白建明以为他会一头扎进去,按照名单顺序,挨个给这些赞助商打电话,然后陷入无休止的扯皮与推诿之中。催款的电话打不通,提要求的电话接不完,最后焦头烂额,灰头土脸地回去求援。
这是常规解法,也是最愚蠢的解法。
苏晨的手指在名单上轻轻划过,将这十几家企业分门别类。
第一类,是“求名”的。大多是些中小型企业,赞助金额不大,目的就是想在市里的大型活动上露个脸,混个脸熟。他们的诉求通常很琐碎,比如要求把公司logo印得大一点,或者想要几张前排的贵宾票。这类企业,好拿捏,但烦人。
第二类,是“还情”的。一些企业老板可能和老干部局或者市里某些领导有私交,被半拉半拽地“奉献爱心”。他们的赞助款往往迟迟不到位,打电话过去也是各种理由推脱。这类企业,是催债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地方。
第三类,是“图利”的。以宏达地产为首,赞助金额巨大,他们的目的明确,就是要换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在晚会上安排一个黄金时段的发言,或者让市领导在致辞中对他们公司点名表扬。这类企业,是金主,也是大爷,要求最多,最难伺候。
而第四类,也是最特殊的一类,只有一个名字——清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他们的身份是“协办方”,联系人是“季伯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