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林家巷子时,午后的阳光正烈,将青石板路晒得微微发烫。苏晨没有立刻回单位,而是在街边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将那本日记又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阳光下,那些被主人用隐喻加密的文字,仿佛也染上了一层暖色,不再那么阴冷。但字里行间渗透出的那股无力与挣扎,却依旧清晰可辨。
“黑水……”
苏晨合上日记,将其小心地放进公文包里。这个代号,像一根扎在江州历史肌体里的毒刺,三十年来,无人敢碰。而现在,他必须亲手将它拔出来。
他很清楚,林晓君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想从一个官僚体系的故纸堆里,挖出一段被刻意掩埋的秘密,其难度不亚于徒手攀岩。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遇到一只看不见的手,将你轻轻推开。
第二天一早,苏晨没有急着去拜访王振华,而是先做足了功课。他以“梳理违建项目历史遗留问题,为后续谈判提供法理依据”为名,起草了一份内容详实、措辞严谨的《关于调阅历史城建档案的申请》。
他拿着申请,先找到了科长赵林。
赵林最近春风得意,苏晨的出色表现让他这个“伯乐”在领导面前也颇有面子。他扫了一眼申请,见理由充分,程序正当,便大笔一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科室的公章。
“小苏啊,好好干。”赵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年轻人多跑跑腿,多接触些档案资料,对以后有好处。”
苏晨微笑着点头:“谢谢科长,我就是想多学习学习。”
【叮!检测到“期许”言灵,宿主“勤勉”气运微量提升。】
拿着这张具备了“合法性”的通行证,苏晨没有去档案馆,而是直接去了市城乡建设局下属的技术档案科。图纸的原件和最详细的技术资料,通常会保存在这里。
技术档案科在一栋不起眼的老式办公楼的三楼,走廊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纸张、灰尘和铁锈混合的奇特气味。这里仿佛是整座城市高速运转中被遗忘的角落,时间流速都比外面慢了半拍。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苏晨敲了敲门。
“进。”里面传来一个苍老而慵懒的声音。
苏晨推门而入。办公室不大,两面墙都是顶到天花板的铁皮档案柜,漆皮斑驳,上面贴着泛黄的标签。靠窗的位置,一张老旧的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头,正端着一个巨大的搪瓷茶缸,有滋有味地看着一份《江州晚报》。
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照进来,正好落在他那稀疏的白发和袅袅升起的茶烟上,形成一幅颇具年代感的画面。
苏晨的系统视野里,这位老同志的头顶,萦绕着一股平稳而坚韧的灰色气运,如同磐石,上面清晰地浮现出三个字——【打太极】。
“您好,老师傅。”苏晨立刻换上一副恭敬谦逊的姿态,双手将申请递了过去,“我是市府办的苏晨,想来查阅一些历史档案。”
老头眼皮都没抬,目光依旧停留在报纸上,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伸出一只手接过了申请。
他将报纸折好,慢条斯理地放在桌角,又端起茶缸吹了吹浮沫,呷了一口,这才拿起桌上的老花镜戴上,慢悠悠地看起了苏晨的申请。
苏晨耐心地站着,一言不发。他知道,这种地方,比的就是耐心。
老头足足看了一分多钟,仿佛在研究什么国家机密文件。最后,他将申请往桌上一放,摘下眼镜,看着苏晨。
“市府办的啊。”他开口了,声音不紧不慢,“要查八九年的档案?还是防汛和人防相关的?”
“是的,老师傅。”苏晨点头。
“手续不全。”老头言简意赅。
“手续不全?”苏晨故作不解,“我们科长已经签字盖章了。”
“你这是科室的章。”老头用手指敲了敲申请书的落款处,“按照规定,调阅十五年以上的技术档案,尤其是涉及人防工程的,需要你们单位办公室,也就是市府办的大印。你这科室的章,级别不够。”
【叮!检测到初级“推诿咒缚”——【级别不够】!】
【效果:利用规定中的模糊地带,提升办事门槛,令对方知难而退。】
苏晨心中了然。果然是第一道坎。
“原来是这样。”他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态度诚恳,“谢谢老师傅指点,是我业务不熟。那我回去补个章,下午再过来麻烦您。”
老头似乎没想到苏晨这么好说话,连句辩解都没有,准备好的后续说辞都堵在了嗓子眼。他愣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摆了摆手:“去吧。”
苏晨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回到市府办,他没有直接去找办公室主任盖章。那种级别的领导,不会为了这种小事浪费时间。他直接去了文印室,找到了负责印章管理的刘姐。
“刘姐,忙着呢?”苏晨脸上挂着阳光的笑容,手里变戏法似的拿出两杯刚买的奶茶,“天热,解解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