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本的封皮是深蓝色的硬壳,像是八九十年代最常见的那种工作手册。苏晨翻开第一页,一股陈旧纸张特有的、混合着墨水与时光的干燥气息扑面而来。
扉页上,是一行用钢笔写下的、隽秀而有力的字迹: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字如其人。仅从这一行字,苏晨就能勾勒出一个严谨、自律、甚至有些刻板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与林晓君口中那个“无趣的父亲”完美契合。
客厅里安静得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以及母女二人几乎凝滞的呼吸声。她们的目光,像两盏探照灯,一瞬不瞬地聚焦在苏晨的手指和那本泛黄的日记上。三十年的等待,此刻都浓缩在了这薄薄的百十页纸里。
苏晨没有急于寻找所谓的“线索”,他只是从第一篇日记开始,一页一页,缓慢而仔细地阅读。
“一九八九年,三月五日,晴。今日带晓君去新华书店,她看中一套《我们爱科学》,不肯走。小丫头,志向不小。”
“三月十二日,阴。单位组织学习,枯坐半日,所得甚少。理论脱离实践,犹如空中楼阁。”
“三月二十九日,晴。妻今日炖汤,言邻家分得福利房,颇有艳羡之意。吾劝之,非分之福,勿图一晌之安。”
……
日记的内容琐碎而平淡,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朴与严谨。字里行间,是一个不善言辞却内心温柔的丈夫,一个不苟言笑却寄予厚望的父亲,一个对技术痴迷、对人情世故略显迟钝的工程师。
林晓君和王秀兰的神情,随着苏晨翻动的书页,从最初的紧张期盼,渐渐变得有些黯然。这些内容,她们早已翻看过无数遍,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除了勾起一些温暖又酸涩的回忆,再无他用。这个年轻人,似乎也和她们一样,陷入了这片由日常琐事构成的迷雾。
苏晨的表情始终平静,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系统视野里,日记本上空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灰色气运,这是属于“记录”与“日常”的平稳气场。然而,在那片灰色之中,却有几处地方,像是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漩涡,萦绕着一丝丝极不协调的、黑色的“不安”与“恐惧”的气息。
这些“漩涡”出现得毫无规律,往往夹杂在最不起眼的段落里。
他继续往后翻,时间来到了七月份。
“七月八日,雷阵雨。项目组开会,议定初步方案。有不同意见,然人微言轻,姑且记之。”
这一段看起来很正常,是工作中常见的牢骚。但苏晨的系统视野里,这段文字上空,那股黑色的“不安”气运,明显浓了一分。
“七月十五日,晴。晚饭后散步,路遇一洼积水,黑不见底,腥臭难闻。不知何处所来,竟无人清理。绕行避之。”
林晓君看到这里,忍不住低声说:“这一段我记得。当时我还问过我爸,他说就是路边一个臭水坑。”
一个普通的臭水坑,值得一个总工程师在日记里特意记上一笔吗?苏晨不动声色,手指轻轻拂过那行字。
【叮!检测到微弱的“恐惧”气运附着……】
系统提示一闪而过。苏晨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抬起头,目光在林晓君和王秀兰脸上扫过,看到的是与她们记忆相符的、理所当然的表情。她们显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加密,就是将秘密隐藏在最合乎情理的日常之中。
苏晨继续翻页,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审视。很快,他又找到了一个“漩涡”。
“八月三日,多云。夜不能寐,读《聊斋》,见罗刹海市一篇,光怪陆离,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不胜唏嘘。合卷长叹,方知古今一理。”
“八月二十日,晴。与妻争吵,非我所愿。心中烦闷,如坠深潭。今日黑水又涨,恐将没顶。”
“黑水?”苏晨下意识地轻声念了出来。
“什么?”林晓君立刻追问,身体微微前倾。
“没什么。”苏晨摇了摇头,目光却没有离开日记,“晓君姐,你父亲喜欢看神话故事吗?”
林晓君愣了一下,回忆道:“不喜欢。他总说那些是封建迷信,他只看技术类的书和一些历史传记。”
一个只看技术和历史的人,却突然开始读《聊斋》,还发出“古今一理”的感叹。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却写下“黑水又涨,恐将没顶”这样充满末日感的句子。
这太不正常了。
苏晨的指尖,点在了“黑水”两个字上。这一次,系统视野里的反应,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一股浓重的、混杂着“恐惧”、“厌恶”与“绝望”的黑色气运,如同墨汁滴入清水,瞬间从那两个字上晕染开来!
【叮!检测到高浓度复合型负面气运!】
【核心关键词锁定:黑水。】
【警告:该关键词为强烈精神刺激源,与作者失踪有直接关联!】
找到了!
苏晨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他几乎可以确定,“黑水”绝不是指什么真正的水,而是一个代号!一个让他父亲感到极度恐惧与不安的秘密代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