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看得心头一沉。他甚至能从这些冰冷的纸张上,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沉重而压抑的“怨气”。这股力量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他办公室里那盆长势喜人的君子兰,叶片都似乎无风自动,轻轻颤抖了一下。
他继续向后翻。
《拆迁补偿协议》的复印件、医院的诊断证明、带血手印的联名信……证据,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条完整到令人窒息的证据链。
赵林的呼吸,不知不觉间变得有些凝重。
他将报告轻轻放下,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浮现出吴宇刚才那副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的模样。
“我帮他重新梳理了一下,润色了润色……”
不,这不对。
赵林太了解吴宇了。吴宇或许能写出漂亮的官样文章,能把一份六十分的报告“润色”成七十分,但他绝没有这份沉到基层、一点点啃下硬骨头的耐心和能力。更何况,这些东西,开发商捂得那么紧,凭吴宇的手段,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拿到。
这份报告的内核,它的骨架和血肉,绝对不是吴宇的手笔。
它属于另一个人。
赵林睁开眼,眼神已经变得锐利如鹰。他重新拿起报告,手指快速翻动,直接跳到了他最关心的部分——政策建议和问题定性。
就在这时,一个夸张到刺眼的数据,像一根针,狠狠扎进了他的瞳孔。
“……经初步勘测,棚户区内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安全隐患,其中百分之三十的房屋已达到危房标准,随时可能发生坍塌。”
百分之三十的危房!
赵林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个数据太吓人了。在官场,数字从来都不只是数字,它代表着责任,代表着后果。一个棚户区百分之三十的房子是危房,这是什么概念?这是足以让分管城建的副市长都坐立不安的定时炸弹!
一个成熟的干部,在没有拿到权威机构鉴定报告之前,绝不会在正式报告里写下如此绝对、如此夸张的定性。这已经不是胆子大,这是没有政治头脑。
苏晨会这么写吗?赵林不确定。年轻人有冲劲,看到民间疾苦,一时激愤,写出这样的话,有可能。
但吴宇呢?他自诩“经验丰富”,刚刚还说苏晨“把握不准”,他会看不出这个数据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他既然“润色”了报告,为什么会把这颗最容易引爆的雷,堂而皇之地留在这里?
赵林的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违和感。
他的手指,在那行字上轻轻敲了敲,目光如探照灯一般,仔仔细细地在那一页上来回扫视。
然后,他看到了。
就在那行惊心动魄的数据旁边,紧贴着页边的位置,有一行用小八号宋体标注的备注。
那行字太小了,小到几乎与纸张的纹路融为一体,小到如果不是他心存疑窦,刻意寻找,一眼扫过去绝对会忽略。
赵林眯起眼睛,将报告凑近了台灯,一字一顿地读了出来。
【此数据经吴宇同志反复核实确认,特此注明。】
寂静。
办公室里陷入了绝对的寂静。
挂钟的“咔哒”声,仿佛也消失了。
赵林的动作,在这一刻完全凝固。他保持着前倾的姿势,脸上那副价值不菲的老花镜,折射着台灯的光,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眼神。
足足过了十几秒。
他缓缓地,缓缓地将报告放回桌面,身体重新靠回宽大的椅背。
一声轻微的,近乎于叹息的笑声,从他的喉咙里逸出。
他全明白了。
这一瞬间,所有的线索都串联了起来。
这份报告,是苏晨写的。那些详实的证据,是苏晨冒着风险,一步一个脚印跑出来的。这个年轻人,用他的真诚和勇气,赢得了那些走投无路的居民的信任,汇聚了这股足以撼动山岳的“众愿”之力。
而吴宇,这个自作聪明的年轻人,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将这份天大的功劳据为己有。他修改了封面,调整了格式,将这件别人用血汗织成的锦袍,理所当然地穿在了自己身上。
最可笑的是,他甚至没有发现,这件锦袍的下摆,缝着一根致命的引线。
那个夸张的数据,是苏晨故意留下的破绽。
而这行小到几乎看不见的备注,就是苏晨布下的,那个最精妙、最恶毒的陷阱。
它像一面镜子,将吴宇的贪婪、愚蠢和狂妄,照得一清二楚。他不仅抢了功,还主动为报告里最大的那颗雷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雷是他埋的。
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这已经不是蚀把米了。这是抱着一颗炸弹,兴高采烈地冲进了弹药库。
赵林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有对苏晨心计的惊叹,有对吴宇愚蠢的鄙夷,更多的,是一种看穿了一场精彩好戏的玩味。
他拿起桌上的那杯早已凉透的茶,喝了一口。
茶水苦涩,回味却带着一丝奇异的甘甜。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指向下午三点整。
赵林拿起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手指在按键上空悬停了片刻,没有打给吴宇,也没有打给苏晨。
他拨通了办公室刘姐的内线。
电话很快接通。
“小刘,你通知一下,综合二科全体人员,三点半到小会议室开个会。嗯,关于金碧园的调研报告,有些问题,需要当面讨论一下。”
喜欢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