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坏就坏在,吴宇的“画蛇添足”。
他分明是看不起苏晨那个原版方案里的“土气”,非要用自己那套从书本里学来的“洋气”去覆盖、去改造,结果却把方案里最宝贵的东西——那种直面问题的锐气和解决问题的地气,给彻底磨没了。
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是象牙塔里待久了的书生通病。
赵林甚至能想象到,如果自己真的把这份报告交上去,办公厅主任会怎么看,市长又会怎么看。他们不会被这些华丽的词汇唬住,他们只会觉得,秘书一科的人,脱离群众,夸夸其谈。
这个责任,他赵林可不想背。
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爬上了他的嘴角。他忽然觉得这件事变得有趣起来。
吴宇这孩子,虽然傲气了点,但背景摆在那里,不能轻易敲打,否则就是跟王副市长过不去。
而苏晨那个年轻人,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锋芒内敛,手段老道得不像个新人。他故意放任吴宇抢功,甚至主动“捧杀”,显然是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一个急于表现,一个不动如山。
两个都是好苗子,但路子截然不同。
赵林忽然有了一个想法。与其在这里评判这份报告的优劣,不如把他们俩扔进真正的战场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他放下了报告,表情看不出喜怒。
“写得不错。”他缓缓开口,声音平淡,“理论很扎实,视野也开阔。特别是这个‘KPI体系’,很有想法。”
吴宇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光彩,他以为自己得到了科长的认可。
“不过……”赵林话锋一转,“这个‘阳光政务’平台,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方案我们可以先放一放,内部再多论证几次。”
吴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赵林没给他反应的时间,直接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内线。
“苏晨,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很快,门被敲响,苏晨走了进来。
“科长,您找我。”他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吴宇和桌上那份报告,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赵林指了指沙发:“坐。”
然后,他当着苏晨的面,将那份厚厚的报告推到办公桌的一角,动作随意,像是在处理一份无关紧要的普通文件。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吴宇的心沉了一下。
“刚才,我和吴宇同志初步探讨了一下这份方案。”赵林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放在腹部,摆出了一个谈正事的姿态,“总的来说,想法很好,但要真正落地,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去检验。理论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
他看向两个年轻人,目光在他们脸上来回逡巡。
“正好,我手头现在就有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需要两个有冲劲、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处理。我考虑了一下,你们两个,一个有宏观的理论视野,一个有……嗯,刁钻的基层切入点,正好可以优势互补。”
赵林顿了顿,似乎在观察他们的反应。
吴宇的脸上恢复了神采。虽然方案被搁置让他有些失落,但科长口中“棘手的问题”,无疑是另一个更重要的表现机会。他立刻挺直了腰杆,准备领命。
苏晨则依旧平静,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在认真聆听。
赵林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放在了桌上。档案袋有些旧,边角已经磨损,上面用黑色的记号笔写着一行字。
“市里有个老大难问题,东城区有个叫‘金碧园’的烂尾楼项目,牵扯到违规建设和几百户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多年来访不断,区里几任领导都束手无策,把皮球踢到了市里。”
赵林用手指点了点那个档案袋。
“现在,市长信箱又收到了几十封关于这个项目的联名信,领导很重视,批示我们办公厅牵头,先去做一个摸底调研,拿出一份实事求是的报告来。”
他抬起头,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这个任务,不好干。报告怎么写,都会得罪人。写轻了,是糊弄领导,敷衍群众;写重了,会把区里和相关部门直接架在火上烤。所以,这不仅考验笔杆子,更考验脑子,考验你们的政治智慧。”
赵林将档案袋推向他们。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吴宇当组长,苏晨当副组长。我给你们一周时间,我要看到一份能摆到市长案头,既能反映真实问题,又能提出解决方案的报告。”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
吴宇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组长!又是他主导!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雷厉风行、解决难题后,获得领导赏识的场面。
苏晨的目光,则落在了那个档案袋上。
他看到,从档案袋的缝隙里,正丝丝缕缕地渗透出一股混杂着怨恨、愤怒、期盼的驳杂气运。那股力量,原始而强大,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
苏晨的心,也跟着热了起来。
他正愁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到这个城市最真实的一面,去观察那些不同于官场的、来自民间的气运形态。
现在,机会来了。
而且,还是科长亲自递到了他的手上。
“怎么样?”赵林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有没有信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有!”吴宇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他抢先一步,伸手拿过了那个档案袋,紧紧攥在手里,像攥住了一个天大的功劳。
苏晨抬起头,看着赵林,脸上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略带憨厚的笑容。
“科长,我们一定尽力,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喜欢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