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厂的一百双劳保鞋终于如期完工。
苏晚将最后一双鞋检查完毕,放入包装箱中,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半个月来的辛苦与焦虑,在这一刻化为了满满的成就感。
“大家都过来一下。”她招呼着正在收拾工作间的女工们。
女人们围拢过来,脸上都带着期待与忐忑。这是小作坊接到的第一个大订单,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更关系到未来的发展。
苏晚拿出一个小木盒,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叠整理得整整齐齐的钞票和几张工业券。这是昨天军工厂赵主任亲自送来的一百双鞋的货款,整整二百五十元,对这个年代的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这是咱们这批鞋的货款。”苏晚声音清脆,难掩喜悦,“按照之前的约定,现在给大家发工钱。”
工作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女人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那个木盒。
苏晚拿出账本,开始念名字和金额:“赵婶子,做了二十双鞋底,三十双绱鞋,一共是四元钱。”
赵婶子惊喜地接过钱,手都有些发抖:“这么多?晚晚,你没算错吧?”
“没错,婶子,这是您应得的。”苏晚笑着继续念,“桂花嫂,二十五双鞋底,二十双绱鞋,四元二毛五...”
一个个名字念下去,一个个女工领到工钱。秀云细心,做的活计质量最好,额外得了五毛钱的奖励;小娟速度快,虽然才学不久,也挣了三元多。最少的一位也拿到了两元八角,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下地干活十天的工分价值。
女人们拿着钱,个个喜笑颜开,互相比较着,计划着这笔意外之财的用途——给娃扯布做新衣、给老人买点红糖、攒着过年割肉...
发完工钱,苏晚仔细清点剩下的钱。扣除布料成本九十八元、辅料十五元、工钱支出三十七元五角,净赚九十九元五角!这还不算那几张宝贵的工业券。
握着厚厚一叠钞票,苏晚的手微微发抖。重生以来,她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实实在在的成就感。这不是前世那些虚无的数字,而是能真切改变家人生活的力量。
女工们陆续离开后,苏晚还坐在工作间里,对着那叠钱发呆。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为钞票镀上一层金光。
林长河从地里回来,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幕:苏晚坐在工作台前,面前摊着钞票和账本,眼神恍惚,嘴角却带着如梦似幻的微笑。
“怎么了?”他走近,声音不自觉地放轻。
苏晚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却是喜悦的:“长河哥,我们赚到钱了!扣掉所有成本,还剩这么多!”
她将钱推到林长河面前,像个等待夸奖的孩子。
林长河看了看那叠钞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你应得的。”
苏晚却摇摇头:“是咱们应得的。没有你帮忙,我做不到这些。”
她将钱整理好,郑重地推到林长河面前:“这些钱,你保管吧。”
这个举动让林长河愣了一下。在这个年代的农村,男人掌管财政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苏晚主动交出经济权,却是一种无声的信任与托付。
然而出乎苏晚意料的是,林长河并没有接过钱,而是将钱推回她面前。
“你管钱,我放心。”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该怎么用,你决定。”
苏晚怔住了。在这个大多数家庭还为谁管钱闹矛盾的年代,林长河却如此轻易地将经济大权交还给她,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与尊重?
“可是...”她还想说什么。
林长河打断她:“你比我会管钱。”说着,他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罕见的、清晰可见的笑容,“我看账本就头疼。”
这句近乎调侃的话让苏晚也笑了出来。她不再推辞,小心地将钱收好:“那好,我先保管着。咱们得好好规划这笔钱怎么用。”
晚饭后,苏晚点上煤油灯,拿出纸笔,开始认真规划这笔“巨款”的用途。
“首先得给爹买那个进口药,”她在纸上写下第一项,“医生说那个药效果好,就是贵,一个疗程要十五元。”
林长河坐在对面修补箩筐,闻言点头:“该买。”
“然后得买床新被子,咱们那床棉被都硬了,冬天不暖和。”苏晚继续写,“还得买点好米好面,给爹娘补补身体。”
她一项项计划着:家里的屋顶该修了,厨房的锅该换了,还得给林长河买双新胶鞋...
林长河安静地听着,直到她说完,才开口:“给你自己也买点什么。”
苏晚一愣,笑了:“我什么都不缺啊。”
林长河的目光落在她洗得发白的衣领上:“扯块布,做件新衣裳。”
苏晚心里一暖,摇摇头:“先紧着家里要紧的来。等下一批货款结了再说。”
她继续计算着:“剩下的钱,可以买些布料储备着,免得又出现断货。还可以买几只小鸡,扩大养殖规模...”
煤油灯下,苏晚专注地规划着,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林长河停下手中的活计,静静地看着她,目光柔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七零锦绣小农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