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的日子像山涧里淌过的清泉,透亮又热闹。天刚蒙蒙亮,公鸡的啼鸣声刚传出,赵端就跟被针扎了似的从床上弹起来,透过窗户往外瞅 —— 果不其然,十岁的小石头正扎着马步,脊背挺得像根老玉米杆,九岁的小月牙握着把磨得光溜的木剑,踮着脚劈砍,发梢上还沾着点晨露,一招一式都透着股认真劲儿。
“快起来快起来!再磨蹭要被石头师兄‘训话’啦!” 赵端拽着还在揉眼睛的赵坤,俩人趿着鞋就往外跑。
“急什么?师父说了,习武要沉心静气,不是比谁跑得快。”
石头听见动静,头都没回,依旧稳稳扎着马步,只是嗓门比平时亮了三分,“你们俩昨天扎马步还晃悠,今天再偷懒,我就把师祖的‘戒尺’请出来 —— 虽然师祖从来没真用过,但规矩不能破!” 他性子耿直得像块顽石,总以 “三代大师兄” 自居,管起人来有模有样,就是脸绷得太紧,看着比实际年龄老气三分。
小月牙连忙收起木剑,冲赵端赵坤摆了摆手,声音软乎乎的:“小端小坤别慌,先跟着我压腿,石头师兄就是嘴硬,昨天还偷偷把自己的巧克力分给我半块呢。” 她说着,还冲俩人道了个 “嘘” 的眼色,惹得赵端 “噗嗤” 笑出了声。
赵倪抱着本卷了边的医书,慢悠悠坐在门廊的竹椅上,小眉头微微皱着,跟着书页上的口诀小声念叨:“吸气…… 沉腹……” 念到兴起,还伸出小胖手按按自己的肚子,模样认真又滑稽。她抬头看了眼练得满头大汗的哥哥们,小声补了句:“师父说,吐纳练好了,以后背药篓都不费劲呢。”
“哥!我胳膊酸得像挂了块大石头!” 练了还不到一小时,赵坤就揉着胳膊蹲在地上,小嘴撅得能挂油瓶。
石头立刻迈着正步走过来,用脚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膝盖:“蹲好!我刚学的时候,腿肿得连棉裤都穿不上,晚上疼得睡不着,也没像你这样哼哼!” 话虽严厉,却伸手把赵坤扶起来,悄悄帮他调整了下姿势,“膝盖再往里收点,不然白费力气。”
正这时,赵乾端着个大粗瓷碗从厨房出来,碗里飘着红薯粥的甜香。他笑着打趣:“我们‘三代大师兄’又在训话呢?再不让他们歇会儿,等会儿粥都被我喝光了。”
石头脸一红,挠了挠头:“我这不是为了他们好嘛……”
“知道你用心。” 赵乾把碗放在石桌上,冲三个孩子招招手,“再练最后十分钟,咱们就吃早饭 —— 今天粥里放了蜜枣,谁表现好给谁一盒蜜饯。”
“我表现好!” 赵端立刻蹦起来,扎马步的姿势都标准了不少,惹得众人都笑了。
中午的文化课设在院子里的老银杏树下,几个孩子在树下的沙盘里用木笔练字,嘴里不时背诵着诗词古训。
倪倪捧着个小本子,在一旁的桌子上用铅笔一笔一划地抄着字,小脸上满是认真:“大哥,我要是把字写得跟你一样好,是不是就能帮师父抄药方了?”
“当然能。” 赵乾心里一暖,摸了摸她的发顶,“咱们倪倪这么厉害,以后肯定是师父的得力小帮手。”
下午进山采药,赵乾背着竹篓走在最前面,石头扛着把小柴刀跟在旁边 “开路”,小月牙则牵着赵倪的手,生怕她摔着。
“这是柴胡,叶子边缘有锯齿,治感冒发热最管用;那丛开黄花的是蒲公英,全草都能入药,煮水喝能消炎。” 赵乾蹲下来,指着路边的草药给孩子们讲解。
赵端突然眼睛一亮,拽着赵乾的衣角小声喊:“大哥!你看那边!有只野兔子!今天可以烤着吃吗?”
赵乾赶紧做了个 “嘘” 的手势,示意大家别动。他悄悄摸出块石子,手腕一扬,石子 “嗖” 地飞出去,正好打在兔子的后腿上。兔子 “吱” 了一声,一瘸一拐地想跑,石头已经像阵风似的冲过去,一把揪住兔子的耳朵:“逮住啦!今晚能喝兔肉汤咯!”
赵坤拍着小手直乐:“太好了!大哥再打一个,晚上我要吃烤兔”
倪倪则蹲在地上,用小铲子哼哧哼哧地挖着一株刚冒芽的板蓝根,嘴里念叨:“慢点挖,别伤了根…… 师父说,草药也是有灵性的。” 她挖完,还轻轻拍了拍土,像是在跟草药打招呼。
石头看她认真的样子,把兔子往赵乾手里一塞,也蹲下来帮她扶着铲子:“我帮你挖,我力气大,保证不碰坏根!”
小月牙笑着说:“石头师兄就是嘴硬心软。”
石头脸又红了,梗着脖子辩解:“我这是…… 是为了晚上能喝上倪倪采的药茶!”
夕阳把几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山路上满是孩子们的笑声,伴着鸟叫虫鸣,惬意而又温馨。
转眼就到了腊月。道观的院中已积了层薄雪,师父坐在屋檐下,看着五小在院中打闹,嘴角一直挂着笑。赵乾走进来,递上一杯热茶:“师父,快过年了,我明天进四九城采购点物资,再给您和五小做几身衣服,可能会在城里待几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年代:我的背景有点大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年代:我的背景有点大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