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接过茶,点了点头:“城里不太平,鬼子查得紧,你多加小心。”
“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赵乾应着,又转身叮嘱三个孩子,“我不在的时候,你们要听师父和石头、小月牙的话,不许乱跑。”
赵端仰着脖子问:“哥,能给我带串糖葫芦回来吗?”
“忘不了。” 赵乾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
第二天一早,赵乾换上一身普通的粗布棉袄,揣着钱袋就下了山。进了四九城的城门,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街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偶尔有穿着黄皮军装的鬼子耀武扬威地走过,老百姓都赶紧低下头躲开。
“让开”
“让开!” 两个伪军蛮狠地推开一个挑着菜的老农,菜撒了一地,老农连声道歉求饶,他们却不耐烦地踹了一脚,“耽误皇军的事,打死你都不过!”
赵乾攥紧了拳头,强压下心里的火气。看来四九城的狗还是不长见识,办完事也要处理了。
快到正阳门时,一条窄巷子口传来女子的求救声。赵乾,悄悄走过去探头一看,三个鬼子正围着一个穿蓝布旗袍的少女,嘴里说着污言秽语,伸手就要拉她。少女吓得浑身发抖,死死抓着自己的衣角。
赵乾精神力探知四周,周围只有这三个鬼子,看来是偷偷出来作恶的。
念头一动,三枚军刺快速飞出径直刺穿三个鬼子的心口。鬼子伸出的手还未收回就带着满脸淫笑骤然倒下
赵乾转过身,看向呆立一旁的少女:“姑娘,你没事吧?”
少女惊魂未定,拍着胸口喘了口气,抬头看向赵乾,眼里满是感激:“多谢小哥相救!我、我没事。” 她拢了拢散乱的头发,又福了一礼
“我叫陈雪茹,是前面陈记绸缎庄的,不知小哥怎么称呼?”
“赵乾,路过这里而已。” 赵乾摆了摆手,“这世道不太平,你一个姑娘家怎么独自出来?”
陈雪茹叹了口气:“我也是想趁着早上街上鬼子少出来逛逛,没想到会遇到鬼子。多亏了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看了看四周,“赵小哥要是不着急,不如到我家绸缎庄歇歇脚,喝杯热茶?也好让我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赵乾正打算订做衣服,便点了点头:“也好,正好我想做几身衣服,你先回去我处理完就过去。”
在陈雪茹走出巷口,赵乾快速将鬼子尸体收进戒指。
走过几个巷口,就看到一家挂着 “陈记绸缎庄” 牌匾的店铺。店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货架上摆满了各色绸缎,从普通的棉布到华贵的云锦都有。
一个穿着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询问陈雪茹:“雪茹,你怎么才回来?我正担心你呢!”
“爹,我路上遇到点麻烦,多亏这位赵小哥救了我。” 陈雪茹指着刚进门的赵乾说。
陈老板一听,连忙对着赵乾作揖:“多谢赵小哥救小女一命!大恩不言谢,小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陈老板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赵乾回了一礼,“我今天来,是想给我师父和弟弟妹妹们做几身衣服的。”
陈老板立刻热情地说:“没问题!小哥跟我来,看看喜欢什么料子。”
他领着赵乾走到货架前,“您看这匹府绸,耐看耐穿,做冬装外面正好;还有这匹绒布,保暖性好,可做内衬。”
赵乾摸了摸布料,确实厚实,便点了点头:“就这两种,布匹的颜色再搭配下。我师父年纪大了;还有两个师侄,一个十岁,一个九岁,另外还有三个孩子,年纪小些。我把尺寸写给您。”
陈雪茹连忙递过纸笔,赵乾刷刷写好尺寸。陈老板接过来看了看:“放心吧小哥,三天后保证做好!到时候您来取就行。”
“好。” 虽然陈老板说送但赵乾还是留下了十个大洋,又想起要给五小买糖葫芦,便起身告辞,“陈老板,陈姑娘,我还有些东西要买,就先告辞了。”
陈雪茹连忙说:“赵小哥,您等一下!” 她跑进后屋,拿了一个布包出来,“这里面是些点心,您拿着路上吃。救命之恩我还没报答,这点东西您可千万别推辞。”
赵乾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要是遇到麻烦,可以去京郊的清虚观找我。”
陈老板连忙点头:“好,好!赵小哥慢走!”
出了绸缎庄,赵乾买了糖葫芦、年画,又去老字号买了些糕点吃食等年货。看着街上四处作恶的鬼子、汉奸,又想起巷子里陈雪茹害怕的样子。看来不给城里鬼子一个狠的,这年也过的不安宁。
喜欢年代:我的背景有点大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年代:我的背景有点大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