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的晨曦透过浓密的杉木林,洒下斑驳的光点。陈石头带着几个队员,沿着陡峭的矿洞斜坡艰难地向上搬运着那些黯红色的铬铁矿石。每个人的背上都负着沉甸甸的麻袋,汗水顺着黝黑的脊背淌下,在清晨的寒意中蒸腾起淡淡的白气。体力消耗巨大,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这是峰哥急需的“药引子”,是能让手中“神兵”更锐利的希望。
工棚里,林峰正将最后一点经过初步粉碎和酸洗处理的铬铁矿粉,小心地掺入重新调配的激发晶体原料中。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药剂气味。按照系统的指导,加入这种矿粉能显着提升晶体的能量传导效率和热稳定性。过程繁琐而精细,任何比例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系统,实时监测晶体生长状态。”
“晶体结构生成稳定,内部能量通道初步贯通。预计完成时间,七小时三十三分。”
林峰稍稍松了口气,用一块相对干净的布擦了擦手,目光投向堆在角落的那些从三江口缴获的汉阳造。与激光武器相比,它们笨重、落后,但此刻,它们代表的是一种不依赖脆弱电能、令人安心的可靠性。技术的飞跃令人振奋,但现实的根基依然需要这些“落后”的东西来支撑。
就在这时,负责在村口以修补农具为名暗中警戒的队员,领着一个人匆匆走来。是镇上“广济堂”的伙计,他带来了一小包西药和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掌柜的说,这是上次林先生托他留意的药,给老夫人试试。这信……是顺便捎来的。”伙计放下东西,不敢多留,匆匆告辞。
林峰先检查了那包药,确实是母亲需要的消炎药。然后,他拆开了那封信。信纸是普通的毛边纸,字迹工整,措辞依旧客气,但内容却让林峰的心猛地一沉。
信中没有再提优厚的条件,而是看似随意地提及了几条“消息”:其一,南昌方面一个由“洋学生”和几位老工匠组成的“矿业考察队”已于三日前出发,目的地似乎是赣南山区;其二,瑞金的王连长近日与一批操北方口音的生面孔接触频繁,据传携带有“重金”;其三,信末轻描淡写地提到,广州方面近期在海外购入了一批高纯度的“电解铜板”和“铅锭”,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用途,若林先生改变主意,可随时知会何掌柜。
三条信息,一条比一条尖锐。第一条,直接印证了系统关于“南昌技术评估小组”的预警,而且对方打着“矿业考察”的旗号,更具隐蔽性和专业性。第二条,表明王连长贼心不死,很可能在筹措资金,准备雇佣更厉害的角色来找麻烦。第三条,则是赤裸裸的展示肌肉和施压——我们掌握着你急需的战略物资,也知道你急需它们。
这不是利诱,这是通牒。用一种看似提供信息的方式,告诉他:你的处境我们一清二楚,你的困难我们举手可解,但选择权在你,而后果,也需要你自己承担。
林峰将信纸在油灯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对方不再迂回,将选择的残酷性直接摆在了台面上。合作,或许能获得喘息之机,但将彻底失去自主。拒绝,则要同时面对技术瓶颈、物资匮乏、内部潜在裂隙、南昌的专业考察队、王连长可能雇佣的亡命之徒……这重重压力,足以将他和他的队伍碾碎。
“系统,重新评估风险等级。”
“综合外部压力、资源储备及技术突破速度,生存风险概率已上升至百分之七十一点八。强烈建议寻求外部资源输入,或准备实施极端避险方案。”
极端避险方案?林峰苦笑。那意味着放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地,带着母亲和核心队员,像丧家之犬一样躲进更深的山里,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他走出工棚,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试图让纷乱的思绪冷静下来。他看到陈石头他们扛着矿石,喊着号子,一步步艰难地走上山坡;他看到工棚里,队员们正在认真擦拭保养着那些落后的步枪;他也看到,远处自家屋顶升起的、为母亲煎药的袅袅炊烟。
这一切,他不能放弃。
“石头,”他叫住刚卸下矿石,正用袖子擦汗的陈石头,“从今天起,外围警戒哨再增加一倍,特别是通往镇子和邻县的小路。巡逻范围扩大到十里。所有陌生面孔,一律严密监控,但不要主动冲突。”
“明白!”石头感受到林峰语气中的凝重,毫不犹豫地应下。
“另外,”林峰压低声音,“挑两个绝对可靠、手脚麻利、嘴严的兄弟,准备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具体内容,晚点我再告诉你。”
他需要未雨绸缪。如果南昌的考察队真的摸过来,如果王连长雇佣的亡命之徒真的出现,他必须要有反制的手段,或者,至少要有安全转移的退路。
接下来的几天,营地气氛明显变得更加紧张。警戒的力量增强了,队员们训练时也更加拼命。那种刚刚因三江口胜利而带来的松弛感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没有人多问,但所有人都能从林峰日益冷峻的脸色和石头更加严厉的要求中,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林峰则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新型激发晶体的最后制备和那项“秘密任务”的筹备中。新型晶体的成功,将直接提升队伍的即时战斗力。而那项秘密任务,则关系到在最坏情况下的生存几率。
他利用从三江口缴获的少量金银细软和一部分大洋,让石头通过绝对隐秘的渠道,在几十里外一个更偏僻的山坳里,悄悄购置了一处废弃的猎户小屋,并储备了少量不易腐坏的粮食和药品。同时,他开始亲自筛选和训练那两名队员,教授他们更高级的潜伏、侦察和反跟踪技巧,甚至包括如何利用激光手枪进行无声暗杀——这是为可能到来的“清理”行动做准备。
就在新型晶体即将完成的前夜,负责监视镇子方向的一名队员气喘吁吁地跑回营地。
“峰哥!镇上来了一队人,有七八个,穿着打扮不像本地人,带着箱子和大小的仪器,住进了乡公所!领头的像个先生,还跟着两个看着就像练家子的!王连长亲自去接的,点头哈腰!”
来了!南昌的“矿业考察队”!比预想的还要快!
林峰眼神一凛。他知道,平静的日子,彻底结束了。暗影,已经迫近到眼前。他看了一眼工棚内那即将完成的新型晶体,又看了看手中那封早已化为灰烬的信所代表的无形压力。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风起赣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风起赣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