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龙组基地的过程,像一场模糊而疲惫的梦。
车辆在山路上颠簸,我靠着车窗,身上披着顾倾城递来的应急保温毯,伤口经过了简单处理,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疲惫如同潮水般阵阵涌来。
手中紧紧攥着的金属密封盒和那片冰冷的密钥薄片,是昨夜那场疯狂冒险唯一的实物证明,也像两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我心神不宁。
顾倾城坐在我旁边,一路沉默,只是偶尔用锐利的目光扫过我,确认我的状态。她没有追问苏雨薇的细节,但那种沉默本身,就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能感觉到她身上散发出的担忧、后怕,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我们之间,似乎因为这次意外频出的任务,隔阂与默契同时加深了。
通过层层严密的安检,我们直接进入了基地最深处的核心简报室。“玄龟”的全息投影早已等在那里,他的影像凝实得近乎真人,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吴启明教授和“铁匠”的虚拟影像也在一旁,气氛肃穆。
“报告情况。”玄龟的声音低沉,没有任何寒暄。
我将金属盒和密钥薄片放在中央的分析台上,深吸一口气,尽可能简洁、客观地汇报了从进入红凤凰沙龙到山洞脱身的全过程,包括与苏雨薇的接触、拍卖会的见闻、飞车追逐、以及她最后交予密钥和留下的话语。
我略去了山洞中那些涉及个人情感的对话细节,只强调了苏雨薇提供的关于“父亲”计划数据碎片的重要性以及她关于“钥匙”的警告。
当我提到“潘多拉之匣”的密钥时,“铁匠”的影像瞬间亮了起来,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黑桃K’的遗产服务器?!传说中存储着‘议会’最原始、最黑暗秘密的‘暗网圣经’?如果这是真的……”
“验证它。”“玄龟”打断他,言简意赅。
“铁匠”和吴教授立刻忙碌起来。金属密封盒被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充满惰性气体的透明操作舱,进行物理隔离和多重扫描,确认没有自毁程序或生物病毒陷阱后,才被打开,取出那个黑色固态硬盘。
同时,那片密钥薄片被接入一台完全物理隔离、运行着龙组最高级别解密算法的超算终端。
解密过程异常复杂,密钥薄片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加密锁,与硬盘的底层协议相互勾连,构成了一个极其精密的双重防护系统。终端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疯狂刷新,进度条缓慢地、艰难地向前爬行。整个简报室鸦雀无声,只有机器散热风扇的低鸣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顾倾城给我端来一杯温水,我机械地接过,手指冰凉。
终于,在经过长达数小时的等待后,终端屏幕猛地一亮,一个极其简洁、只有命令行界面的窗口弹了出来,背景是一个缓缓旋转的、抽象的三维魔方图案,下方是一行跳动的提示符:
【潘多拉之匣 - 镜像节点(残卷)已连接。权限等级:临时访客(由密钥‘雨燕’授予)。访问范围受限。】
“成功了!”“铁匠”几乎要跳起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检索关键词:‘父亲计划’,‘苏承远’,‘李婉清’。”玄龟立刻下令。
命令行界面快速滚动,海量的文件列表和摘要信息被提取出来。当我们看到那些文件的创建者和主要研究者署名时,仿佛有电流击穿了空气——
苏承远、李婉清。
苏雨薇父母的名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每个人的视网膜上。
吴教授颤抖着手,点开了一份标记为【项目日志 - 绝密 - 曙光计划(‘父亲’前身)】的文档。
“父亲项目”被尘封的、血淋淋的真相,如同一幅漫长而悲壮的史诗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每一个字符,每一张图表,都沉重得令人窒息。
日志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思想解放、科技勃兴的年代。“曙光计划”是一个由国家高层秘密批准、倾注了巨大资源和期望的尖端基因探索工程,旨在探寻人类潜能极限的遗传学密钥,梦想着解锁生命的更深层奥秘。
苏承远和李婉清夫妇,作为当时国内生物遗传学领域的明星学者,怀揣着最纯粹的科研理想和报国热忱,带领团队投身于此。早期日志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他们通过对比特殊人群基因样本,成功定位了一组高度保守却异常活跃的基因序列簇,命名为“普罗米修斯序列”,认为其可能与超常认知、感知能力相关。
然而,当研究进入体外和动物模型的“激活”实验阶段时,噩梦降临。实验体出现恐怖的畸变、免疫崩溃、神经紊乱。理想的曙光被阴影吞噬,研究陷入伦理困境和技术瓶颈,资金也开始紧张。
就在这时,日志笔调突变。记录了与自称“国际科学促进基金会”(其标志被无意拍下——星辰间的方舟侧影,正是“方舟议会”)代表的接触。对方提供了“无私”的技术和“慷慨”到难以拒绝的资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手术刀,斩断基因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的手术刀,斩断基因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