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9年,大清顺治六年,
二月初一,下午,大清军事扩大会议圆满结束后的第一时间,
负责大清全国军制改革和整编40万绿营兵、及其大清全国兵力重新调整的太子太傅范文程、兵部尚书鳌拜,
两人当即回到了兵部,就大清军改、40万绿营整编、及其全国兵力重新调整之事,开始了详细商讨,
经过一天一夜的商讨,并结合当前局势,
于二月初二,下午,制定出了一份新的大清全国军事制度,并获得了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肯定与通过!
即,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
大清全国,共有正规在编的主力大军,65万!
分为,55万主力大军和10万治安大军!
其中10万治安军,为绿营下辖的“卒字兵”,
为了便为区分,平时穿“卒”字号衣,
由兵部管理,归地方统领,
十万“卒字绿营兵”,属于大清地方治安维持部队,
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管理、巡逻防卫、押解囚犯、后勤保障运输,和训练、统领地方上的25万乡勇等任务,
十万卒字绿营兵,虽然不直接参与大规模军事作战,
但其统领的25万乡勇,共35万大军,却是大清维护地方治理的重要军事力量,
且十万绿营卒字兵,都在兵部登记在册,为世袭制,
不仅可以分得三亩良田,每年还可从兵部领取6两军饷,
但想要成为十万绿营卒字兵的一员,可以分三亩良田,世代当兵,
需要全家先完成剃发易服才可以!
这已经是太子太傅范文程,极力为汉军所争取到的极限,
故,为了军中推行剃发易服令,多尔衮才答应绿营兵由原来的两亩变为了现在的三亩,多出了一亩!
别小看多出的这一亩,那可是每年能产四石的口粮,折合成银子后,足足小十两白银,
这可是此刻清朝治下,普通汉人百姓,将近两年的收入!
而十万正规绿营卒字兵,统领下的25万地方乡勇,则穿“勇字衣”,为勇字乡兵!
25万勇字乡兵,属于大清非正规军,不在兵部登记在册,没有军饷,不用剃发易服!
但只要加入大清“勇字营”,就可分的良田两亩,
虽然没有军饷,但若战时参战,战场缴获全部归个人所有,且还免除全家徭役一年,
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可被大清地方,召为捕丁,牢丁,驿丁,衙丁,
穿“捕字号衣,牢字号衣,驿字号衣,衙字号衣,”,成为大清地方基层公务人员,
但若成为了大清地方基层公务人员,则勇字兵出生的乡勇及其全家就必须剃发易服,否则不予录用!
甚至当“卒”字兵,出现空缺时,
穿捕字号衣,牢字号衣,驿字号衣,衙字号衣之兵丁,
还可被优先考虑补缺,从而成为大清世袭制下的正规在编军人,
但前提也是,全家必须剃发易服,
若不剃发易服,则不能成为大清正规军,
这条乃是兵部尚书鳌拜,定制下的铁律,也是摄政王多尔衮所要求的!
虽然因为南明隆武朝的存在,加之山西、陕西之乱,为了避免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虽然放弃了让大清麾下汉人百姓强制剃发易服的想法,
但大清麾下的正规军和官员,却必须全家剃发易服,以用于区别南明大军!
毕竟之前就因南明大军装扮成大清士卒,数次偷袭得手,
故,多尔衮才强制出台了这条铁律,
大清汉人官员和汉人士兵,全家必须剃发易服,否则不予录用!
多尔衮打算通过从上到下的方式,用十数年时间,逐步完成大清全国的剃发易服令,
毕竟若你是大清麾下的百姓,若你想要上进,科举或者当兵,就必须全家剃发易服,否则只能成为大清麾下的泥腿子,
如此过个三四代人,你和你的家族,要么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要么被后世子孙,逼着剃发易服!
这举乃是范文程,为多尔衮所献之策,
当然历史上范文程也是如此上书劝见的,只不过那时在多尔衮看来,大清已经基本统一了全国,剩下占领西南的南明永历朝已经不足为虑,
才没有采纳范文程的建议,采取强硬措施,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强硬推行血流成河的剃发易服令!
至于剩下的55万大清正规军,
又可分为25万八旗正规兵和30万绿营正规兵!
而之中的25万八旗正规军,还可进一步为了13万的驻防八旗和12万的京畿八旗,
13万驻防八旗,又根据摄政王多尔衮的命令,重新调整了一下如今大清控制下的长江以北之地的全国各地驻军兵力,
即,甘肃驻军1万,陕西驻军2万,河南驻军1万,半个安徽驻军1万,半个江苏驻军1万,半个湖北驻军1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