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多尔衮问,谁人可以领军平乱,
醉酒之中糊里糊涂被姜镶乱军打败逃回京师的英亲王阿济格,立刻开口道,
“摄政王,本王愿领兵前往,定要扫平姜镶乱军,一雪前耻!”
阿济格满脸急切之色,想借此战重新挽回之前兵败的颜面。
而其他王爷、大将,见英亲王阿济格主动请缨,
加之英亲王阿济格,乃是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兄弟,
自然不愿得罪与他,只能成人之美,
故,纷纷开口道,
“摄政王,英亲王乃我朝名将,征战天下半生,数败明军和大顺军,
上次之所以战败,乃是一时不察,中了姜镶此人之诡计,
今次若让英亲王再次领军平乱,其定会小心谨慎,定能马到成功,一举扫平叛乱,
我等亦愿助英亲王一臂之力,为其掠阵!”
多尔衮听了众人之言,心中虽然不愿,但也没有更好的人选,
英亲王阿济格,虽然性格鲁莽冲动,但战场经验丰富,
加之现在自己的亲弟弟豫亲王多铎,又已经病重,不能再替自己领军出征平乱,
至于将平乱大军,交给别人统领,多尔衮更加不放心!
毕竟英亲王阿济格再怎么说,也是他多尔衮的亲大哥,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英亲王阿济格,确实是此刻摄政王多尔衮麾下的最佳统兵人选!
基于如此考量,多尔衮看了一脸急切的英亲王阿济格一眼后,
缓缓下令道,
“英亲王阿济格,
本王任命你为全军统帅,
率领10万绿营兵,3万京畿八旗,共十三万大军,
九天后,二月初十,
等范文程、鳌拜两人所负责的10万绿营兵到位后,
立刻出征山西,负责平定山西大同姜镶之乱!”
闻言,英亲王阿济格大喜,忙起身接令道,
“本王领命,定统领大军,平定此次山西大同姜镶之乱!”
多尔衮想了一下,为了保险起见,更是为了平衡朝局,
又看向一旁的满达海,尼堪两人开口道,
“满达海,尼堪
本王任命你们两人为全军副将,全力协助英亲王阿济格,
助其一臂之力,以尽快平定山西大同姜镶之乱!”
闻言,满达海,尼堪两人忙起身接令道,
“谨遵摄政王号令!”
之后,多尔衮看向一旁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端重亲王博洛,两人,开口道,
“郑亲王济尔哈朗,端重亲王博洛,
本王任命你们两人分别为漠南蒙古6万八旗驻军和东北我朝龙兴之地3万满八旗大军之两地总督,
你们两人,要互相配合,以防备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数十万蒙古骑兵南下!”
闻言,郑亲王济尔哈朗,端重亲王博洛,
两人,也忙起身接令道,
“谨遵摄政王军令!”
见五位王爷都已接令,山西之地也已经安排妥当,
如今只剩下陕西蒲城之乱,还没有统兵大将负责,
而此刻朝中重臣之中,有统兵之才的六部尚书,
谭泰、索尼、准塔、三人已经被多尔衮派往两淮之地,负责统帅两淮之地的三万驻防八旗大军,用来防备对面南明张名振的大军进攻两淮之地,
而兵部尚书鳌拜,则要负责,协助范文程,
主持全国绿营兵之30万主力军和10万守备军,共40万绿营兵的大军整编工作,也无暇东顾!
一时之间,大清竟然无将可用,
既然朝中大将不足,那就只能从各地驻防八旗统兵大将之中调人了,
南方之地和漠南之地,此两地不能调,
如今,能调的只剩下东北龙兴之地了,
多尔衮脑海之中,把驻防东北的八旗大将过了一遍,
突然,两个人进入了多尔衮的视线,
想到此,多尔衮向一旁的兵部尚书鳌拜,发问道,
“如今吴三桂和他麾下的关宁铁骑,可是还在东北锦州驻防?”
见上首的摄政王多尔衮,发问,兵部尚书鳌拜立刻开口回道,
“回禀摄政王,吴三桂及其麾下的两万关宁铁骑,如今确实还在东北锦州驻防!”
得到肯定答复后,多尔衮想了一下,
对兵部尚书鳌拜下令道,
“立刻调吴三桂及其麾下的2万关宁铁骑回京,
同时,将驻守汉中的副将李国翰,也调回京师!
之后任命吴三桂为主将,李国翰为副将,率领两万关宁铁骑,一万京畿八旗,共三万大军,
于二月初十,入陕西蒲城平乱!”
兵部尚书鳌拜,闻言,立刻明白了摄政王多尔衮此举的深意,
乃是用辽东汉人李国翰率领的1万京畿八旗,监视吴三桂的两万关宁铁骑,以让其彻底倒向大清,
毕竟之前的吴三桂,自山海关放大清入关击退李自成军队之后,
在投降大清初期,吴三桂还依旧继续与南明政权保持联系,
这些都使得大清始终对吴三桂保持有警惕和猜忌之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