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三国“白眉显眼包”的逆袭与遗憾——一个荆州学霸的乱世生存指南
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舞台上,提起“显眼包”,多数人会先想到狂放不羁的祢衡、裸衣骂曹的祢衡(没错,他值得提两次),或是自带BGM出场的诸葛亮。
但如果要评选“最儒雅显眼包”,有个人绝对能稳坐前三——他就是马良,字季常,江湖人送外号“白眉马良”。
这外号可不是乱起的,《三国志》里明明白白写着“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简单说,马良家兄弟五个都是荆州学界的“顶流博主”,而马良因为眉毛里长了几根白毛,直接成了“五常”里的“颜值+才华双担”。
搁现在,这白毛就是天然的“流量密码”,要是开个直播,标题都不用想——“震惊!荆州学霸眉毛自带银丝特效,才华竟比颜值更能打”。
一、荆州“做题家”的起点:在刘表眼皮底下搞“知识变现”
马良出生的襄阳宜城,在东汉末年是妥妥的“教育重镇”。当时荆州牧刘表虽然打仗不太行,但搞文化建设是把好手,他把荆州打造成了乱世中的“学术避难所”,各地名士纷纷来投奔,跟现在的“北漂”“沪漂”似的,只不过那时候大家是“荆漂”。
马良家就是“荆漂”里的佼佼者,兄弟五个靠才华在荆州圈粉无数,还攒下了“马氏五常”的IP,这在当时可比现在的“网红家族”有含金量多了——毕竟那时候没有滤镜,全靠真才实学说话。
不过马良这时候的处境,有点像现在的“小镇做题家”进了一线城市:有才华,但没背景;有名气,但没实权。刘表虽然重视文化人,却更喜欢把名士们圈在身边当“花瓶”,不给实际岗位。
马良看着身边的人要么投靠曹操,要么依附孙权,自己却只能在荆州当个“自由撰稿人”,心里肯定犯嘀咕:“我这白毛总不能只用来当吉祥物吧?得找个能让我施展才华的老板啊!”
这时候,刘备出现了。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表面上热情接待,实际上把他安排到新野当“守门员”,防着曹操也防着他。但刘备有个优点——特别会“画饼”,哦不,是特别会招揽人才。
他知道马良兄弟有才,就主动上门拜访,跟马良聊天下大势,聊人生理想。马良一看,这刘老板虽然现在穷了点,但人靠谱,而且跟自己的价值观一致(都想匡扶汉室),于是果断“入职”,成了刘备麾下的“首席参谋助理”。
不过马良刚入职的时候,日子并不好过。刘备当时手下已经有了关羽、张飞这两个“开国元勋”,还有糜竺、简雍这些“老员工”,马良一个新来的,还带着“白眉”这个显眼的标记,难免会被人议论。
比如张飞可能会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马啊,你这眉毛挺别致啊,是不是特意染的?”马良只能笑着解释:“翼德将军,这是天生的,比您的胡子还纯天然。”好在马良情商高,又有真本事,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绣花枕头”。
二、赤壁战后的“职场晋升记”:从“秘书”到“外交官”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刘备联合孙权打败了曹操,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逆袭时刻”。
这时候的马良,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刘备的“私人秘书”升级成了“正式公务员”。不过他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居然是“搞外交”——去东吴见孙权。
《三国志》里记载:“先主领荆州,辟良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关羽共事。先主谓良曰:‘闻君在荆州与士元齐名,士元当赞兴世业,君其茂昭明德。’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
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
这段翻译过来就是: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马良为从事。后来刘备去蜀地,诸葛亮也跟着去了,马良留在荆州跟关羽搭档。
刘备特意嘱咐马良:“我听说你在荆州和庞统(士元)齐名,庞统能帮我成就大业,你也得好好干啊!”然后派马良去东吴出使。马良跟诸葛亮说:“我这次是代表国家去跟东吴搞好关系,你得帮我给孙权递个‘介绍信’啊。”
诸葛亮说:“你自己写,我相信你。”马良就写了篇外交文书,说:“我们老板派我来跟你们续交友好,延续两国的传统友谊。我这个人虽然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社交达人’,但做事靠谱,希望孙将军能给个面子,让我不白跑一趟。”孙权看了之后,还真挺敬重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