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元年(249年)初冬,新野城外的旷野被寒风卷过,枯黄的野草伏倒在地,如无数亡魂弯折的脊背,透着彻骨的悲凉。
邓艾身披斑驳战甲,伫立在城头,目光死死锁着远处连绵数十里的汉军营垒,眉头拧成了疙瘩。
城内的粮仓早已见了底,士卒们每日分到的粥水越来越稀,连漂浮的米粒都能数得清;
昔日供战马食用的大豆精料,早换成了干瘪的谷壳,瘦骨嶙峋的战马低头啃着枯草,连嘶鸣都没了力气。
“将军,洛阳朝廷的粮队……何时才能抵达?”
副将胡烈搓着冻得发紫的手,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话未说完,便被邓艾抬手打断。
“不必再提。”
邓艾的声音低沉得像城外的寒风,目光却未离开汉军阵地,“洛阳自顾不暇,许昌更是视我们为眼中钉,怎会管我们的死活?”
自高平陵兵变后,魏国便分裂为洛阳、许昌两廷,彼此争斗不休。邓艾驻守的新野,成了夹在中间的孤地,早已被双方遗忘在荆北的战场上。
他曾想在新野周边屯田自救,可农具短缺,又误了春耕时节,秋收的粮食不过杯水车薪。
如今城内存粮,仅够支撑月余,而城外,诸葛亮率领的六万荆楚精锐,已将城池围了一个月。
雷霆压境
汉军营寨连绵数里,青色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甲胄反光连成一片,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透着昂扬的斗志。
诸葛亮立于中军高台上,羽扇轻摇,目光沉静如深潭。
十年生聚,十年经营,大汉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熬糖法的精进,让震天雷的威力更胜从前;工匠们改良的攻城器械巧夺天工;荆楚健儿的刀锋,也早已磨得雪亮,泛着慑人的寒光。
“丞相,十二座巨型抛石机已在城西列阵,震天雷也尽数装填完毕。”参军杨仪快步上前,拱手禀报。
诸葛亮微微颔首,羽扇指向新野城的方向:“先破其外营,扫清障碍,再全力攻打新野主城。”
翌日黎明,天刚蒙蒙亮,十二座巨型抛石机同时发出怒吼,燃烧的震天雷裹着火星划破长空,如陨星般砸向魏军的三座外营。
土木构筑的箭塔、岗哨、栅栏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烈焰瞬间席卷营帐,黑烟滚滚直冲云霄,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灰黑色。
邓艾见状,咬牙亲率三千精锐骑兵出城,欲毁掉汉军抛石机。可刚冲至汉军营前,便遭遇诸葛连弩的密集攒射,箭矢如暴雨般落下;汉军铁骑又从两侧包抄,魏军骑兵进退两难,死伤惨重。
邓艾虽浴血拼杀,却终究难敌,只得带着残兵退回城中,连城外的伤兵都来不及收拢。
七日之后,魏军三座外营尽数被毁,残兵败将挤挤挨挨退入新野城内,本就狭小的城池更显拥挤,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孤城血战
新野城虽经魏军多年增筑,城墙加厚了数尺,可底子终究是座小城,如何经得起震天雷日复一日的轰击?城墙多处坍塌,砖石崩裂的声音日夜不绝;
城内空间狭小,士卒们挤在一起,每一发震天雷落下,都伴随着血肉横飞,哀嚎声、惨叫声此起彼伏,让人不忍卒闻。
“将士们!洛阳太傅已与许昌曹爽讲和,援军不日便至!”
邓艾手持长剑,立于城头最高处,声嘶力竭地鼓舞士气,“再撑几日,待援军一到,我们内外夹击,必破汉军!”
可士卒们的眼中早已没了斗志,只剩下麻木与绝望。
他们心里清楚,邓艾口中的“援军”,或许永远不会来——洛阳与许昌争斗多年,谁会真心管一座孤城的死活?
有胆小的士卒想要弃城而逃,刚跑到城门,便被邓艾亲手斩杀。鲜血溅在城砖上,却没能唤醒更多人的斗志,反而让恐惧像瘟疫般蔓延。
城破之日
诸葛亮深知兵贵神速,若久围不攻,洛阳、许昌两廷一旦真的放下成见合兵来援,局势便会逆转。
他当机立断,令郭攸之、关彝各率一万精兵,分攻东、西两门,架起云梯、推着冲车,轮番发起总攻。
邓艾亲临城头督战,手中长剑砍得卷了刃,斩杀了数名畏缩不战的士卒;又命守军往城下泼洒火油、倾倒滚烫的金汁、砸下巨石擂木。
一时之间,箭雨如蝗,汉军攻城士卒死伤惨重,城下堆积的尸体颇多。
可城破之势已不可逆转。激战一日,夕阳西下时,汉军终于攻破西门,潮水般涌入城中。
邓艾有心组织巷战,可魏军早已溃不成军,士兵们四处逃窜,任凭他如何呼喊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邓艾只得率一万余残兵,从北门仓皇北撤,连随身的印信都丢在了城头。
诸葛亮入城后,第一时间下令士卒扑灭城中大火,禁止抢掠百姓;又命人打开魏军遗留的粮仓,赈济城中饥民。
对于被震天雷误炸毁的民宅,官府照价赔偿;不幸殒命的百姓家属,每户抚恤百贯铜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