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司马懿将毕轨使团逐出洛阳后,洛阳与许昌的和谈仍断续维系了月余。
然曹爽欲保权位、司马懿要固朝局,双方在清君侧诛逆党的根本立场上毫不让步,数次磋商终至破裂。
时维季秋,许昌城外已筑起连绵营垒,各州郡勤王兵马次第汇聚,计有甲士八万余众,粮秣积储更达一百五十万担,栈房连绵数里,蔚为壮观。
曹爽遂于许昌大殿召集文武议事,殿内烛火通明,甲胄铿锵之声不绝。
爽按剑而立,目光扫过诸将,朗声道:
“今秋收已毕,仓廪充盈,将士饱食,马肥膘壮,军械亦已整备齐全!当令各州郡勤王之师即刻开赴洛阳,与司马老贼决一死战,匡扶魏室!“
话音未落,大司农桓范越众而出,拱手谏道:
“大将军且慢!今诸葛亮年逾七旬仍坐镇襄樊,麾下蜀军厉兵秣马,正欲趁我魏廷二分、同室操戈之际,坐收渔翁之利。大军进发洛阳之事,还望暂缓三思!”
曹爽闻言冷笑,摆手道:
“荆北新野诸城皆有邓艾镇守,其部四万精兵严阵以待,以逸待劳,诸葛亮纵有雄心,亦难轻取。何况现今吴蜀已在交州兵戎相见,诸葛亮若敢贸然袭我荆北,夏口陆抗必引吴军出击荆州腹地,届时他首尾难顾,岂能为患?”
“可......”桓范仍欲再劝,却被曹爽厉声打断:
“再者,洛阳城内百官将领的子女亲眷多被司马懿软禁,若不及时解救,恐遭其毒手!魏国分裂愈久,内耗愈烈,此事刻不容缓!我意已决,即刻发兵洛阳,枭斩司马懿,以泄心头之恨!“
殿内诸将见曹爽意坚,皆拱手称诺。魏帝曹芳遂亲赐曹爽天子剑与假节钺,许其便宜行事;又授桓范天子符节,命其参赞军机。
当日便点兵派将:以夏侯霸、夏侯威为先锋,统兵两万先行;曹爽与桓范自领中军三万为中坚;
曹彦、曹羲、李胜率后军两万余压阵,三军合计七万余人,浩浩荡荡向洛阳杀去。另命丁谧、毕轨、曹训分领御林军、禁军、虎贲军共一万五千人,留守许昌,稳固后方。
行伍出许昌城时,甲胄鲜明如霜雪,刀戟林立似森林,队伍绵延十数里,旌旗遮蔽天日,马蹄踏起的尘土弥漫旷野。
曹爽立马高坡远眺,见此雄壮阵势,不禁捋须自得,心中已浮现出与家人重逢的景象。
消息传至洛阳,司马懿不敢怠慢,急召文武议事。
此时洛阳城及城郊已集结兵马四万余,懿捻须沉吟道:
“曹爽以七万余众来攻,看似势大,实则军心不齐、调度无方,不足为惧。”
遂借郭太后懿旨,打起“清君侧、诛曹爽“的旗号,加紧布防备战。
部署既定:
令司徒高柔、镇西将军钟会领前军两万,于洛水北岸设拒马、布鹿角,扼守浮桥要道;自己与征东将军胡遵领中军两万,在城西扎营,距钟会军营不足五里,形成掎角之势,可相互驰援;
太尉蒋济与司马师、司马昭则坐镇洛阳城内,统领万余新募兵卒守备城池,同时督办粮草军械转运。
十日后,夏侯霸先锋军抵达洛水南岸,正欲伐木立寨、安设营栅,忽闻北岸鼓声大作。钟会竟亲率并州铁骑,趁霸军立足未稳,突然发起冲锋。
夏侯霸、夏侯威猝不及防,虽奋力挥戈抵挡,怎奈麾下将士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又无营垒可依,顷刻间阵脚大乱。
钟会军以逸待劳,铁骑往来冲杀,爽军死伤甚众,被迫退兵十里。幸得曹爽中军及时赶至,擂鼓反击,才杀退钟会的追击铁骑。
事后桓范清点伤亡,爽军折损千余人,钟会铁骑亦损失百余骑。
曹爽坐于中军大帐,面色凝重道:
“昔日与司马懿同朝为将,共御蜀寇,我常嗤笑其用兵过于保守,今日对垒方知其厉害。”
遂令夏侯霸所部与中军合兵一处,就地安营,并传令后军加速赶来,待三军集齐后再图进军。桓范亦不敢大意,令军士在营寨四周险要处广设鹿角、拒马,夜间点燃篝火,分派哨探巡逻,严防司马懿军夜袭。
帐内议事时,桓范又进言:“洛阳城防坚固,司马懿布防严密,我军若只从一路强攻,恐难破城。不如以天子名义传旨,令幽州牧田豫、青州牧徐质各率本部兵马,从侧翼进攻并州,牵制钟会兵力,届时我军再全力攻城,或可奏效。”
曹爽深以为然,当即命人草拟诏书,快马传往幽、青二州。
另一边,钟会初战告捷,得意非凡,竟在营中摆起庆功宴,召歌姬舞娘助兴,饮酒作乐至深夜。
司马懿闻讯后,当即命司徒高柔亲往钟会军营问责。
高柔步入帐中,见满座酒肉、歌舞不休,厉声斥道:
“大敌当前,首战小胜便如此傲慢懈怠,绝非良将所为!若不收敛,他日必遭大败,届时你项上人头恐难保全!”
钟会见高柔官阶远高于己,且神色严厉,顿时酒醒大半,忙离席跪地,叩首三拜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