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棚的湿气滋养着希望,但村子里取水的问题日益尖锐。
河床几乎见底,只剩下浑浊的泥汤。
女人们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往返,滤出的水依旧带着土腥和说不清的杂质。
春婶偷偷来找李晨,忧心忡忡:“首领,菌棚那边用水多,再这样下去,怕是不行……”
李晨站在村口,望着远处干涸的河床,又回头看了看西头那片背阴的菌棚坡地。
水,是下一个必须跨过去的坎。
带着赵铁兰(脚踝好了七八成,死活要跟着)和老钱,再次上了后山。
这次不是打猎,是找水。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李晨重复着这句老话,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山势和植被。
专挑那些岩石缝隙和背阴处查看,手指触摸着潮湿的苔藓,鼻子嗅着空气里细微的水汽。
赵铁兰拄着木棍,跟在后面,忍不住问:“这光秃秃的山,石头缝里真能抠出水来?”
“看那里。”李晨指向菌棚上方不远的一处石壁。那里岩石黝黑,覆盖着厚厚一层青苔,几株耐旱的蕨类植物顽强地从石缝里探出头,叶片颜色比其他地方鲜亮。
三人走过去,靠近石壁,能明显感觉到一股凉意。
李晨用手扒开厚厚的青苔,指尖触碰到石壁根部,一片湿漉漉的冰凉。
“挖这里。”李晨下令,语气肯定。
赵铁兰和老钱对视一眼,没多问,拿起带来的简陋石镐和木锨,对着李晨指点的区域开始挖掘。
岩石坚硬,进展缓慢,碎石飞溅。
挖了约莫半人深,石质变得松软潮湿。
老钱一镐下去,带出的不再是干土,而是湿泥。
“有水汽了!”老钱兴奋地喊道。
继续往下,泥土越来越湿,终于,在挖到齐腰深时,一股细小的水流从侧面的石缝里渗了出来,虽然缓慢,却源源不断,在坑底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清澈的水洼。
“出水了!真的出水了!”赵铁兰看着那汪清水,激动得差点扔掉木棍。
老钱也咧开嘴笑,看着李晨的眼神更多了几分信服。
李晨伸手掬起一捧水,清澈冰凉,尝了尝,带着一丝甜润,远比河里的泥汤干净。
“把坑扩大,加深,用石头垒砌井壁,防止塌方。”李晨吩咐道,“这口井,以后就是村里的水源。”
解决了水源,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把水引到村里,尤其是用水量大的菌棚和即将需要灌溉的庄稼地。
李晨的目光落在了山坡上那片枯死的竹林上。竹子中空,是天然的管道。
“老钱,砍竹子,要老竹,粗壮,竹节长的。”李晨比划着,“把竹节打通,一根接一根,从泉眼一直铺到村里,铺到菌棚,铺到地头。”
老钱眼睛一亮:“竹渠?首领,这法子好!俺以前见过!”
说干就干。老钱带着大牛、栓柱等几个得力人手,开始砍伐合适的竹子。赵铁兰则组织妇孺,清理竹渠需要经过的路径,平整地面,挖掘浅沟。
李晨亲自示范如何用削尖的硬木棍和石块,巧妙地打通竹节,又不破坏竹竿的整体结构。如何将两根竹竿的接口处削成斜面,紧密嵌套,再用坚韧的藤条捆绑加固,防止漏水。
工程量大,但希望就在眼前,所有人都干劲十足。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竹竿滚动的咕噜声,妇孺们清理路径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给死寂的山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苏小婉带着几个姑娘,负责给干活的人送水送吃的。
看着李晨蹲在地上,专注地打磨着竹竿接口的侧脸,看着他被竹篾划出无数细小伤口的手指,心里揪着疼,却又充满了自豪。
赵铁兰拖着还有些不利索的脚,忙前忙后,指挥若定,颇有几分女将领的风范。
只是目光偶尔扫过李晨时,会不自觉地停留片刻,又飞快移开。
几天后,一条由无数根打通竹节的毛竹连接而成的“水渠”,如同一条灰色的长蛇,从山腰的泉眼蜿蜒而下,穿过菌棚旁边,最终将清冽的山泉水,引到了村子中央新挖的一个蓄水坑里,另一条支线则直接通到了庄稼地头。
当第一股清澈的泉水顺着竹渠哗啦啦流入蓄水坑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女人们围着水坑,看着那清亮见底的水,激动得又哭又笑。孩子们用手捧着水,互相泼洒,发出久违的欢笑声。
“清水!是清水啊!”
“以后再也不用喝泥汤了!”
“首领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所有人都跟着欢呼起来,看向李晨的目光,充满了近乎虔诚的感激。
柳如烟舀起一瓢水,喝了一口,甘甜清冽,闭上眼睛,长长吐出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圈有些发红。
有了稳定的水源,活下去的希望,又大了不止一倍。
李晨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那欢腾的景象,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了一些。
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