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刷屏的弹幕,朱迪钠笑着进行了梳理:“感谢各位网友提供的线索,看来建文帝的下落真是我大明第一悬案,各地都有‘发现’。我们简单归纳一下,主流说法大致有几类:”
天幕上随之列出条目:
出家为僧说:主要流传于西南、湖广地区,与网友提到的山洞、古寺传说吻合。
隐姓埋名说:多见于东南沿海,与一些家族的迁徙史和族谱记载相关。
流亡海外说:与郑和下西洋的宏大背景相联系,充满想象空间。
终老宫中说:少数观点认为他其实一直被朱棣秘密囚禁在南京某个角落。
“不过,”朱迪钠话锋一转,保持着媒体人的客观,“这些说法大多缺乏决定性的考古证据或权威史料支撑。地方志可能附会,族谱可以修改,传说更是在流传中不断变形。所谓的‘建文帝墓’,经过考古鉴定,很多被证实是明代中后期甚至清代的墓葬;而那些自称建文帝后代的家族,其族谱的早期部分也常有明显编撰痕迹。”
她总结道:“这些遍布各地的‘遗迹’和‘传说’,或许恰恰说明了建文帝下落之谜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位仁柔的皇帝并未葬身火海,而是在某个角落度过了余生。这背后,或许也寄托着对永乐得位的一种复杂情绪,以及对失败者的一丝同情。”
天幕下,洪武君臣们听着后世之人为寻找建文踪迹而如此“兴师动众”,心情各异。
一些文臣觉得这些民间传说荒诞不经,有损皇家威严;另一些人则暗暗唏嘘,一个皇帝竟落得生死成谜、踪迹天涯的下场,实在可悲。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听着。对他而言,无论朱允炆是死是活,是逃是囚,其政治生命在天幕揭示其一系列愚蠢行为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时,就已经彻底结束了。一个连京城和皇宫都守不住的皇帝,一个被臣子背叛到如此地步的皇帝,其个人最终的肉体归宿,在朱元璋看来,并不重要。
他甚至觉得,老四若真被一个“借死遁走”的阴影困扰半生,反倒是显得小家子气,不够帝王胸襟。真正的强者,何须在意一个失败者的死活?重要的是坐稳江山,治理天下。
而那位导致这一切的“主角”之一,才两岁的朱允炆,此刻正远在凤阳皇觉寺中,对着青灯古佛,尚不知自己的“未来”竟会以这样一种迷雾重重的方式,困扰了后世数百年,更成了他那位强势四叔的一块心病。
历史的真相,或许早已湮没在时光的长河中,只留下这满天的传说与猜测,供后人评说。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