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关于耿炳文离奇消失的谜团,彻底点燃了后世网友们的考据热情和八卦之魂。弹幕瞬间变得密集起来,各种猜测和“推理”层出不穷。
【网友“神箭手高煦粉”发言:这有什么难猜的!肯定是朱高煦啊!这位猛人后来在战场上射杀敌军大将又不是一次两次,肯定是他在乱军中发现了耿炳文的帅旗,一箭过去,直接狙杀!主帅暴毙,朝廷军自然就乱了!】
这个说法简单直接,符合朱高煦勇猛的人设,赢得了一些赞同。
但很快,更多倾向于权力博弈分析的网友提出了更复杂的“阴谋论”。
【网友“权力斗争分析师”反驳:楼上太天真了!沙场之上,万军之中,精准射杀敌方主帅哪有那么容易?我更倾向于这是一场政治暗杀!】
【网友“淮西集团研究家”紧接着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大家别忘了耿炳文的出身!他是淮西旧部,跟徐达、常遇春他们是一伙的!朱允炆上台后,重用齐泰、黄子澄这些江南文官,搞削藩,打压勋贵,损害的最大利益集团是谁?就是我们淮西的这些老兄弟!】
【网友“动机论者”深入分析:对啊!淮西旧部们未必支持燕王朱棣造反,但他们绝对乐见于建文朝廷吃瘪!只有朝廷陷入战乱,他们这些被边缘化的骄兵悍将才有机会重新被启用,重新掌握军权!在这种情况下,借着战场混乱,除掉一个虽然同属淮西但比较听朝廷话的耿炳文,让平叛战争陷入僵局甚至失败,逼得建文不得不重新依赖他们,这不是合情合理吗?!】
这个“淮西旧部内部清理”的猜测,以其深刻的权力斗争逻辑和对人性的洞察,迅速获得了大量网友的认同,弹幕上飘过一片“细思极恐”、“有道理”的评论。
天幕之下,洪武十一年的时空中,那位此刻还年富力强、正以长兴侯身份站在奉天殿内聆听天幕的耿炳文,在听到关于自己未来死因的种种推测,尤其是那个“被淮西旧部自己人干掉”的阴谋论时,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瞬间手脚冰凉,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自己是淮西人,是跟着皇上从濠州一路杀出来的老兄弟,这一点毋庸置疑。天幕提到自己儿子(未来的)娶了江都公主,更是证明了自己在洪武朝的圣眷。可……可若未来的建文皇帝真如天幕所说,偏向江南文官,打压淮西勋贵……那么,自己这个手握重兵、又与皇室联姻的“听话”的淮西侯爵,会不会真的成为某些急于夺回权力的“自己人”的眼中钉、绊脚石?!
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胸口发闷,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未来战场上的那一记来自背后的冷箭,或者那一杯来自“自己人”的毒酒。
而更让耿炳文感到绝望的是,他几乎是本能地、小心翼翼地用眼角余光扫视了一下周围那些同属淮西勋贵集团的公侯们——徐达、冯胜、傅友德,还有今天刚刚被皇帝给叫来的未来凉国公蓝玉……
他清晰地看到,在听到那个“淮西旧部内部清理”的猜测时,这些往日里称兄道弟、一起喝酒吃肉、一起沙场拼杀的老兄弟们,虽然脸上依旧保持着肃穆,但他们的身体都几不可查地微微僵硬了一下,没有任何人在这时候与他对视,甚至有人下意识地将目光偏移开去,仿佛生怕与他产生任何不必要的眼神交流。
一股比死亡更冰冷的寒意,瞬间包裹了耿炳文。他明白了。无论天幕的猜测是真是假,从这一刻起,他耿炳文在淮西旧部这个圈子里,已经成了一个需要被“隔离”的存在。就算现在没事,等今天天幕结束,恐怕……恐怕连一个愿意主动过来跟他打招呼、拍拍肩膀的老兄弟都不会有了。
信任的基石,已经因为未来那团历史的迷雾,而悄然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缝隙。
龙椅之上,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到耿炳文瞬间煞白的脸色,也看到了其他淮西勋贵那微妙的疏远反应。
他的眼神冰冷如铁,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网友们的猜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内心深处那扇名为“猜忌”的大门。淮西旧部……功高震主,尾大不掉……这个问题,他一直都在思考,都在防范。天幕的话,无疑加重了他心中的这块巨石。
如果未来的孙儿真的压制不住这些骄兵悍将,如果这些人真的为了权力不惜在战场上对自己人下黑手……那这大明的江山,还能安稳吗?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天幕,投向那关于耿炳文下落的纷争,眼神变得更加深邃难测。他需要思考的,已经不仅仅是如何处置一个“有野心”的儿子朱棣,更是如何驾驭和防范这些看似恭顺、实则可能蕴藏着巨大破坏力的……“自己人”。
奉天殿内,因一个未来将领的死因猜测,而弥漫开一股无声却足以冻僵人心的寒流。
就在网友们为耿炳文的死因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天幕上,一位ID为“田野考古君”的网友,贴出了一张照片和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似乎为这场争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