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钠的讲述带着一种紧张的节奏感:
“接到那份非同寻常的军事符召后,燕王朱棣的反应,可以说是毅然决然,甚至有些破釜沉舟的意味。他不仅自己立刻动身,更是带上了王妃徐氏,以及他的三个儿子——世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一家五口,几乎是以倾巢而出的姿态,离开了北平,拼命向应天赶去。”
画面模拟出风雪兼程的南下队伍。
“由于王妃徐氏和世子朱高炽(身体肥胖且有足疾)不便骑马,只能乘坐马车,速度较慢,便落在了后面。而心急如焚的朱棣,则带着勇武善骑的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仅仅率领一百多名精锐护卫,骑着快马,不顾一切地向着南方疾驰!其姿态,与其说是奉诏入京,更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豪赌!”
天幕下,魏国公徐达听着这番描述,花白的眉毛微微抖动,心中已然明了:‘能让自己这个素来沉稳且有雄心的女婿如此不顾一切,甚至连家眷都带上……那符召背后,或者伴随符召而来的密信(很可能就来自自己在应天的两个儿子已经改名为辉祖的允恭和增寿),传递的信息定然是石破天惊的!恐怕……’ 他不敢再细想下去,但目光不由得深沉地望向了御阶之下的燕王朱棣。
不仅徐达这么想,龙椅上的朱元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也陷入了更深的沉思。‘老四如此举动,几乎是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若天幕所言非虚,那岂不是意味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咱真的已经做出了那个决定——要放弃朱允炆这个皇太孙,直接将大位传给老四?所以老四才会如此急切,生怕去晚了生变?’
他转过头,目光复杂地扫过脸色苍白、额头沁出细密汗珠的太子朱标,又看了看下方垂首肃立、看不清神情的燕王朱棣,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此刻任何言语,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波澜。
天幕上,朱迪钠的语调带着一丝宿命般的惋惜:
“然而,尽管朱棣这一路得到了沿线驿站的全力配合,畅通无阻,日夜兼程,但他……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画面定格在波涛汹涌的淮河岸边,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士被几名宦官模样的人拦住。
“当燕王的人马抵达淮河岸边,尚未渡河之时,几名从应天疾驰而来的宫中使者,已经手持诏书,拦在了他的面前。使者面无表情地宣读了最新的旨意:洪武皇帝,已然驾崩!并且留下了明确的遗诏——诸王恪守封地,各守本份,不得离开藩国,更不得返回京师参加葬礼!”
“什么?!不让儿子回来奔丧?!”
天幕之下,奉天殿内,韩国公李善长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事情,竟忘了君臣礼仪,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激动而变得尖利:
“陛下!陛下!这……这绝无可能!这绝对有问题啊!!”他朝着朱元璋的方向,几乎是在嘶喊,“父丧子奔,乃人伦大礼,天经地义!哪有父亲去世,明令禁止所有儿子回京送葬的道理?!这、这与礼不合,悖逆人伦!这绝对不会是陛下您的本意!定是……定是有人篡改了遗诏!!”
此时的李善长,已经完全顾不得“言多必失”的官场铁律,他凭着老臣的直感和对礼法的坚守,本能地觉得这遗诏充满了诡异。
而御座之上的朱元璋,在听到“不得回京参加葬礼”这八个字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脑子“嗡”的一声变得一片空白。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脊椎骨瞬间窜遍全身,让他握着扶手的指节都因为用力而发白。
‘不准儿子们回来……送咱最后一程?’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种彻骨的悲凉和愤怒。随即,一个更可怕的历史画面闪过他的脑海——隋文帝杨坚,不就是在病重时被儿子杨广(隋炀帝)隔绝内外,最终死得不明不白吗?!
难道……难道咱这个驱逐蒙元、开创大明江山的开国皇帝,奋斗了一生,到了最后,竟然会落得和隋文帝杨坚一样的下场?!被困深宫,遗诏被篡,连谁是真凶都弄不清楚?!
一股混杂着被背叛的震怒、对身后事的巨大忧虑,以及深入骨髓的寒意,将朱元璋彻底笼罩。他死死地盯着天幕,仿佛要穿透那光影,看清洪武三十一年,应天深宫中,那最后半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天幕上,朱迪钠的直播被激烈的网友讨论打断。
【网友“理性派”发言:主播你讲得好像朱元璋是被人害死的一样,而且目标直指朱允炆。但你得想想,朱允炆那时候才多大?一个二十出头的皇太孙,身边围着的不是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类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是徐辉祖、李景隆这些没经过大风大浪的勋贵二代。他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胆量,去谋害洪武大帝?!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条评论代表了许多人的疑惑,弑君,尤其是谋害朱元璋这样一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警惕性极高的开国皇帝,其难度超乎想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