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钠的讲述进入了最令人窒息的阶段:
“老铁们,当朱元璋最终下定决心,那柄名为‘锦衣卫’的利剑,便瞬间出鞘了。”
画面模拟出肃杀的场景,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在夜色中疾行。
“首先,是由锦衣卫指挥使出面,罗列蓝玉种种罪状,正式上奏弹劾。这既是程序,也是信号。紧接着,早已部署妥当的锦衣卫四处出击,按照名单,开始大规模抓人。”
令人玩味的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清算,蓝玉及其党羽的反应,与平日里的嚣张跋扈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友“权力本质洞察者”评论:大家可能以为蓝玉党羽遍布军中,会有些抵抗?根本没有!史料记载,蓝玉本人几乎是束手就擒,他那些所谓的义子、干儿子、家奴,更是如同土鸡瓦狗,瞬间瓦解。】
【网友“军中生态观察”分析:更讽刺的是,蓝玉在军中影响力看似庞大,牵扯的侯爵、都督、指挥使等多达一万五千人。但当锦衣卫拿人时,军中竟毫无波澜。那些中级军官和底层士兵,根本不在意这些上司被抓,甚至不少人暗中拍手称快!为什么?因为蓝玉一伙人平时太跋扈了,侵占军功、欺压同僚是常事,早已失了军心。】
【网友“人性趋利避害”补充:而且,为了自保,攀咬诬告之风瞬间兴起。很多人为了脱罪,或者借机打击报复,开始胡乱举报,把更多不相干的人拖下水。这也是为什么蓝玉案最终会牵连如此之广的原因之一,未必全是朱元璋的本意,但这种混乱无疑加剧了清洗的残酷和范围。】
朱迪钠总结道:“所以,看似盘根错节的蓝玉集团,在皇权的绝对力量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失去了军心,内部又分崩离析,其覆灭是必然的。”
天幕之下,奉天殿前一片死寂。勋贵列中,无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徐达、冯胜、傅友德、耿炳文……这些身经百战、身上疤痕比寻常人一辈子见过的都多的老将,此刻脸上没有任何意外或不平的神色,只有一种深切的、近乎本能的敬畏。
他们太清楚了。
是,他们是开国功臣,战功赫赫,身上每一道伤疤都是一段传奇。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站在了朱元璋这边,站在了大明这个平台上。
长兴侯耿炳文偷偷抬眼看了看御座上那个沉默的身影,心中凛然。他想起了当年鄱阳湖大战,那个勇不可当、连常遇春都要谨慎应对的“泼张”张定边,何其骁勇?可因为他跟了陈友谅,如今不过是个在庙里苟延残喘的野僧。他们这些人,和那张定边相比,勇武又如何?
“陛下的刀,能给我们荣耀,自然也能收回一切。”魏国公徐达在心中默念,这是他早已认清的现实。他们身上的伤疤,在战场上是勇武的证明,但在皇权面前,不过是证明他们依旧是其麾下将领的印记,而非抗衡的资本。
他们平时或许会吹嘘自己的战功,炫耀身上的伤疤,但在内心深处,他们无比清醒:面对这位从尸山血海中建立起偌大帝国、意志如铁、手段酷烈的洪武大帝,他们那点战功和勇武,根本没有丝毫抗衡的底气。皇权,才是这片土地上唯一至高无上的力量。
蓝玉的覆灭,不过是以最残酷的方式,再次印证了这个他们早已心知肚明,却从不轻易说破的铁律。
天幕上,关于蓝玉的讨论并未因他的覆灭而停止,网友们从不同角度剖析着这位悲剧名将。
【网友“职场清醒剂”发言:要我说,蓝玉就是升得太快,飘了!十年时间,从一个大都督府佥事一路干到顶级国公,这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他真以为全是自己本事?忘了自己站在谁搭建的平台上跳舞了!朱元璋那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创建了大明这个帝国平台,是规则制定者。蓝玉呢?充其量是个能力超群的执行者,是平台上最锋利的那把刀,或者说得难听点,是条能咬人的恶犬。刀再利,犬再凶,主人想换,也就是一念之间。】
【网友“悲情英雄粉”则持不同看法:我倒是有点佩服蓝玉最后这点骨气!根据记载,他在锦衣卫的诏狱里被严刑拷打了十几天,硬是挺住了,始终没有承认自己有意谋反。这说明他内心深处,或许直到最后,都还守着一条忠君的底线,或者至少,他不愿背负“反贼”的污名而死。】
【网友“历史现实主义者”一针见血:楼上太天真了!朱元璋难道不知道蓝玉当时没有实际行动谋反吗?他当然知道!但老朱更明白的是,蓝玉今天不反,是因为他朱元璋还活着,还能镇得住场子。等他朱元璋一死,以蓝玉那跋扈的性格、在军中的庞大影响力、以及和新君朱允炆之间脆弱的关系,他凭什么不反?他有什么理由不成为大明的司马懿?在政治上,有时候不需要你真的造反,只需要最高统治者“认为”你有造反的能力和潜在动机,就足够判死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