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稷盛世,江山如画,但坐在龙椅上的李承稷,却觉得这画上总有那么几处不甚和谐的墨点。
这日早朝,户部尚书柳尚书又一次把本该安稳的朝会,搅成了一锅沸粥。
“陛下!京畿之地,粮价一日三涨!再这么下去,民心必乱啊!臣以为,此皆因城中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恳请陛下下旨,查抄奸商粮仓,开仓放粮,以安民心!”柳尚书说得义愤填膺,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前面御史的后脖颈上了。
他身后立刻跟了一大批附议的官员,个个都把商人描绘成了刮地三尺的吸血虫,恨不得立刻拉出去砍了。
李承稷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头疼。
查抄?开仓?
这些法子,前朝不是没用过。可结果呢?商人们闻风而动,把粮食藏得更深,或者干脆一把火烧了也不给你。官府的粮仓一开,价格是暂时稳了,可粮仓的米见了底,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怎么办?这不就是他那位皇后嘴里常说的“硬堵”吗?水堵不住,人心也堵不住。
“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李承稷不咸不淡地开口,“但只查抄,恐非长久之计。商贾逐利,如水就下,乃是天性。强行堵截,只怕会激起更大的风浪。”
“陛下仁慈!”一位老臣出列,“可如今粮价飞涨,百姓已是怨声载道。若不施以雷霆手段,恐怕……”
李承稷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说。他心里清楚,这帮大臣,想的都是最直接、最省事的法子。杀了奸商,粮价回落,他们的差事就算交了。可这天下,是他的天下。他不能只看眼前。
他烦躁地宣布了退朝,把一堆奏折丢在御案上,心里却空落落的。他下意识地站起身,龙袍的下摆在地上划过一道弧线,脚步已经不由自主地朝着凤仪宫的方向去了。
他需要听听她的“疯言疯语”。
他到凤仪宫的时候,连通报都免了,守门的宫人见是他,都笑着躬身退到一旁。他穿过月亮门,一眼就看到了他想见的人。
范柔柔正和已经能跑会跳的小念柔,蹲在“自耕园”的菜畦边上。母子俩脑袋凑在一块,也不知道在看什么稀奇。
“母后,你看,好多蚂蚁。”小念柔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指,指着地上一条黑色的、正在蠕动的线。
范柔柔捡起一根小树枝,轻轻拨弄了一下那条“黑线”,笑着对儿子说:“念柔,你看,它们在搬家呢。不对,是在搬粮食。你昨天掉的那块点心渣,对它们来说,就是一座金山。”
李承稷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一群蚂蚁,正齐心协力地搬运着一小块碎裂的点心。它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从点心渣的位置,一直延伸到墙角的一个小土洞里,秩序井然,不知疲倦。
小念柔觉得好玩,伸出小手,在蚂蚁队伍的中间划了一下,想把它们分开。
蚂蚁的队伍瞬间乱了,四散奔逃,但很快,它们又从别的地方绕了过去,重新汇合,继续朝着那个小土洞前进。
“你看,傻儿子。”范柔柔刮了刮念柔的小鼻子,“你把它们的路堵住了,它们不知道害怕吗?它们知道。但它们更知道,前面有吃的,洞里有家。所以它们不怕,绕个弯,也要过去。你堵不住的。”
她又指了指那块点心渣:“这块点心在这儿,它们就都会往这儿跑。咱们要是把点心拿走了,它们就会去找别的吃的。可要是……咱们在它们回家的路上,再多放几块点心呢?”
范柔柔说着,真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小点心,掰成好几块,洒在了蚂蚁队伍的前方。
奇妙的一幕发生了。原本只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蚂蚁大军,立刻分成了好几股,每一股都奔向了离自己最近的那块点心。它们不再拥挤,不再只盯着最初的那一小块,整个蚁群都变得更加忙碌,也更加“富足”了。
李承稷站在一旁,听着范柔柔漫不经心地教着儿子,脑子里却像是被一道惊雷劈中。
商贾逐利,如蚁嗜甜。
他之前和大臣们想的,都是怎么把那块“点心”抢过来,或者怎么把蚂蚁赶走。
可范柔柔的做法呢?她不抢,也不赶。她给了蚂蚁更多的“点心”。
是啊!他为什么总想着怎么从商人手里夺利,而不是想办法,让天下有更多的“利”让他们去逐?
京城的粮价高,是因为粮食少,商人们都盯着这一块“点心”。可江南、湖广之地,今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价格低廉。那里的商人们,手里的粮食卖不出去,何尝不发愁?
他要做的,不是去查抄京城的粮仓,而是要让江南的粮食,能顺顺当当地流到京城来!
怎么流?靠商人!
他不能把商人都当成敌人,他要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助力。他要给他们铺好路,还要在路上洒满“点心”。
他可以下令,凡是从丰年区运粮至灾年区或高价区的商人,朝廷不但不加税,反而给予补贴!路上的关卡,一律放行,不得有任何刁难!甚至,他可以设立“皇商”的头衔,给予那些运粮有功的商人荣誉和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