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虽耗时较长,但胜在稳妥。若二贼固守,主公可安心治理;若其出战,则可一战而定!”
曹操略显心动:“需耗时几何?”
李牧伸出三指:“三年!届时徐州民心尽归,吕布、刘备将如丧家之犬。”
“太久!”曹操断然否决:“天下大势瞬息万变,最多一年。”
李牧正色道:“主公两征徐州, 过重。一年光景难以收服民心,若仓促撤军,必生叛乱。”
戏志才闻言色变,连连向李牧使眼色。
如此直言进谏,岂非触怒主公?
果然,曹操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恢复平静:“中策为何?”
“速取豫州,先灭梁郡郭贡。”李牧语气转厉:“再扫荡汝南、颍川黄巾,取其资财以充军需,继而南下夺取宛城,占据南阳。”
“此策可配合荀司马分化之计,促使吕布、刘备反目。”
曹操沉吟道:“刘吕二人对我多有戒备,见我攻豫州,恐会趁火 。可有速胜良方?”
李牧微微一笑:“上策便是速战速决。主公可向袁绍求援,让他派兵进入琅琊郡,切断刘备与公孙瓒的联系。主公夺取小沛,袁绍攻占下邳,不出三月,吕布刘备必败无疑!”
引袁绍入徐州...
曹操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袁绍与公孙瓒交战多年,界桥、龙凑、巨马水三场大战各有胜负,始终难分高下。
去年袁绍重创黑山军,冀州得以休整一年。
若真能借袁绍之力拿下琅琊,确实能迅速击溃吕布刘备。
但如此一来,徐州岂不成了袁绍的囊中之物?
击败吕布刘备,却迎来更强大的袁绍。偏偏袁绍还是盟友,既不能攻打又要提防,这不是作茧自缚吗?
沉思许久,曹操停下脚步摇头道:“此计虽快,但若让本初得了下邳,他怎肯将徐州让与我?显谋啊,你向来喜欢献三策,这上策并非首选,你更属意中策吧?”
李牧坦然道:“主公英明!速取徐州会被袁绍所夺;缓图徐州又耗时费力,恐错失天下良机。既然如此,主公何必执着于徐州?”
“吕布与刘备即便结盟,终究各怀异心。”
“主公驻军兖州时,他们因畏惧而联手自保;若主公转攻豫州,他们失去外患,必生内斗。”
“用兵之道,贵在诡变!”
“昔年苏秦能合六国之力,张仪亦可破六国联盟。”
“区区吕布刘备,何足挂齿?”
“反倒是颍川、汝南这等战略要地,北依黄河,西扼虎牢,南通江淮。今日不取,日后必受其制。”
听到提及颍汝二郡,同为颍川人的荀彧与戏志才顿时神色一动。
荀彧想起迁都之事,进言道:“洛阳残破,即便迎回天子也不宜定都。不如在颍川择富庶之地兴建宫室,请天子移驾。”
此前曹操曾与二人商议过迁都候选,陈留与鄄城均在考虑之列。
如今又多了一个选择——颍川。
戏志才接话道:“主公心腹大患非吕布刘备,而是袁氏兄弟。袁术势弱,袁绍势强。”
“若以颍川为根基,南可伐袁术,北可拒袁绍。颍川人才辈出,在此建都必能招揽四方贤士,使主公立于不败之地。”
“我与文若皆赞同显谋之见。”
曹操目光掠过荀彧与戏志才,这两位颍川士人谈及故土时,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
颍川、南阳、汝南三郡,自光武中兴便是天下文脉所系。尤以颍川为最,冠盖云集之地,兼得沃野千里,历来是豪强必争之处。
当年袁术坐拥南阳大郡,背靠汝南袁氏根基,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可惜庸才难堪大任,如今只能蜷缩九江,徒留笑柄。
见谋士们热议颍汝形势,曹操指节轻叩案几。比起啃徐州这块硬骨头,挥师豫州显然更似闲庭信步。
他迟迟未取豫州,非因力有不逮。自匡亭大败袁术后,豫州早成无主之地。只是那头盘踞徐州的陶谦老虎,总在背后撕咬兖州边境,叫人不得不先除后患。
如今风云变幻,陶谦势力三分。即便吕布与刘备联手,短时也难成气候。
奉先屯兵小沛...曹操忽然凝视李牧,需得虎将坐镇山阳,方可震慑吕陈二人。
李牧闻言苦笑:主公莫要戏言。若见末将守山阳,吕布怕是要红着眼杀来拼命。
他可是记得清楚,自己如何将吕布戏耍得团团转。这二千石的太守印信,分明是道催命符。
荀彧刚要举荐满宠,却被曹操挥手打断:山阳太守,非显谋不可!语气不容置疑。
这位雄主眼底闪着精光——若再让李牧安稳做着濮阳令,怕是永远激不出这柄利剑的锋芒。
李牧毫无忧患意识,整日在清泉小筑陪伴蔡文姬隐居,抚琴吟诗、赏景游玩,逍遥自在。更惬意的是,他每月照领濮阳令的俸禄,却无需踏足县衙半步。这般闲适的日子,连曹操都心生不悦。
戏志才常伴曹操左右,深知主公心思,当即进言:文若需镇守鄄城,我得随明公征讨汝南,山阳郡太守一职,非显谋莫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