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压得更低了,顾轩站在市政大楼电梯口,手里捏着一叠刚打印出来的气象局原始日志。纸张边缘被他拇指磨出一道折痕,檀木珠在袖口轻轻磕着西装布料,发出细微的响。
电梯“叮”一声开了,里面站着李茂林和两个办公室的科员。李茂林看见他,眉头一皱,没说话,往里缩了缩。顾轩走进去,站定,按下十二楼。
“顾科今天来得早啊。”一个科员笑着搭话。
“睡不踏实。”顾轩回了一句,目光落在电梯门映出的倒影上。李茂林的领带歪了半寸,像是匆忙套上的。
“听说审计那边要动?”科员又问。
“风声一直有。”顾轩语气平得像在报天气,“倒是你们处,昨晚加班到几点?”
李茂林眼皮一跳,没接话。
十二楼到了,三人先出去。顾轩慢一步跟上,走廊尽头会议室的门已经半开,里面人声嗡嗡。他抬手看了眼表:九点四十七,离正式开会还有十三分钟。
他没直接进去,而是拐进旁边的资料室,把那叠日志摊开,用镇纸压住第一页。时间戳标得清清楚楚:台风预警一级响应启动时间——凌晨三点十五分。而应急办上报的首次调度记录,是五点二十三分。
两小时八分钟的空档。
他合上文件,夹进公文包,推门进会场。
圆桌已经坐了大半,王金强坐在主位,正低头翻材料。顾轩走到自己位置坐下,把包放在腿边,手指在珠串上绕了两圈。
会议开始,王金强咳嗽两声,开口:“这次台风应对,整体平稳。虽然有些小问题,但属于不可抗力范畴,大家不必过度解读。”
底下有人点头,有人低头记笔记。
“我建议,追责动议暂缓。”他继续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恢复秩序。”
话音刚落,顾轩举手。
“我有个技术性问题。”他说,声音不大,但整个会议室都静了。
王金强看了他一眼:“顾轩同志,请讲。”
“气象局原始日志显示,一级预警在凌晨三点十五分发布。”顾轩从包里抽出那叠文件,“但应急调度指令,直到五点二十三分才下达。这中间的两小时八分钟,发生了什么?”
没人说话。
李茂林突然开口:“系统延迟,通讯中断,这种情况在极端天气下很常见。”
“那为什么采购清单里,有三百个沙袋是台风前夜十一点四十七分签收的?”顾轩看着他,“签收人是应急办值班员小赵,我记得他那天轮休。”
“紧急调拨,程序后补。”李茂林语气硬了,“你揪着这点小事不放,是不是有点太较真了?”
顾轩没动气,只转头对会议记录员说:“请把‘程序后补’四个字记进纪要。”
记录员顿了一下,低头写上。
顾轩接着问:“那三台抽水泵呢?同批物资,到现在还没入库。是丢了,还是根本没买?”
有人开始交头接耳。
王金强拍了下桌子:“顾轩!你这是质疑组织程序?还是怀疑同事贪污?”
“我只是问个问题。”顾轩语气依旧平稳,“物资去哪了,该查就查。但别拿‘不可抗力’当遮羞布。”
会议室一下炸了锅。
“你什么意思?”李茂林站起来,“我们连夜抢险,你倒在这挑刺?”
“我不是挑刺。”顾轩翻开文件夹,抽出一张航拍图复印件,推到桌子中央,“我是想问,为什么台风次日凌晨五点,城西泵站封锁区里,会出现海川建设的货车?”
他指着图上一辆半挂车:“车牌尾号8817,查过,是海川名下的。车上拉的是钢筋,不是沙袋,也不是水泵。”
“你从哪搞来这东西?”王金强声音沉下来。
“无人机拍的。”顾轩说,“凌晨五点零七分,风还没停。那地方当时是禁区,谁给他们的通行权限?”
没人回答。
有人低头,有人假装翻文件。王金强脸色铁青,盯着那张图看了足足十秒。
“这事不简单。”他终于开口,“我建议,交给纪检复核。”
顾轩点点头:“理应复核。”
他合上文件,不再说话。
会议继续,气氛却变了。后面的议题没人敢大声插话,发言都压着嗓门。顾轩坐在角落,手指在檀木珠上轻轻滑动,听着王金强一派的人轮流辩解,语速越来越急,逻辑开始打结。
十一点二十三分,会议结束。
人群陆续往外走,顾轩故意慢了一步,低头整理文件。余光里,陈岚起身,拎着保温杯走过他座位,顺手把杯子放在他桌角,茶盖没盖严,露出一角纸条。
他等人都走光了,才伸手把纸条抽出来。
六个字:审计换人,慎言。
他盯着那张纸看了三秒,折好塞进内袋,起身出门。
走廊空荡,脚步声回响。他走到楼梯口,听见后面有人喊他。
“顾科!”
是办公室的小张,气喘吁吁跑过来:“王局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