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间的灯闪了第三下时,顾轩已经把硬盘塞进风衣内袋。他没再看监控画面,直接从消防通道下到地下二层,绕过巡逻保安,翻上一辆刚启动的市政抢修车后斗。车开得颠,他靠在铁皮壁上,手指在手机屏幕划了三下,把林若晴那句“钟声快响了”原封不动转发给了周临川,附加一行字:“省城见。”
三个小时后,他站在省厅接待大厅的签到处,手里捏着编号“B-07”的胸牌。陈岚就站在五米外,正和督查组副组长低声说话,风衣扣子系到了最上面一颗,像在防风,也像在锁什么。
顾轩没上前打招呼。他知道,从踏进这栋楼开始,每一步都有人在数。
首日行程是听汇报、看材料、走现场。张宏一党的人安排得滴水不漏,连档案室都提前腾空,只留几个穿白大褂的技术员守着服务器机柜。秦霜的秘书李薇,全程跟在资料组组长身后,手里那支录音笔的红灯一直亮着。
中午饭局散场,顾轩借口去洗手间,拐进了走廊尽头的临时档案室。门禁是双认证,指纹加动态验证码,每半小时换一次。他没硬闯,而是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老城区改造项目中期评估》,在提交登记表时,故意把笔落在地上。弯腰捡笔的瞬间,拇指在登记终端的USB接口上蹭了一下——林若晴给的微型爬虫,已经顺着备案通道爬进了内网。
他走出去时,后背贴着冷汗。不是怕被抓,是怕什么都没捞着。
晚上七点,他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用周临川给的公安沙箱设备连上内网。沙箱是断网的铁盒子,专门对付带毒文件。他输入爬虫回传的路径,一串加密文件跳了出来。
其中一份,标着“南云-赵立新-资金闭环验证”。
他没点开,先查文件属性。创建时间是昨天凌晨两点十七分,修改人显示为“审计局信息中心-赵立新”,但最后一次访问IP,却来自省厅督查办的临时办公区。
有人在用督查组的权限,偷偷看这份文件。
顾轩眼神一沉。他知道,这玩意儿不是证据,是饵。但饵里,也可能藏着钩子。
他把文件拖进沙箱,设置自动解密流程。外层密码是六位数字,他试了张宏的生日、秦霜的车牌尾数、赵立新的工号,都不对。最后输进“0”——那是妻子的忌日。
文件解开了。
顾轩盯着文件里的资金流向图,眉头紧锁。这三千万应急拨款的流转路径太过复杂,每一层嵌套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他快速在脑海中梳理着每一个环节,试图从中找出关键线索。
里面是一张资金流向图,三层嵌套,层层转壳。三千万应急拨款,先进入一家叫“宏远建设”的空壳公司,再通过离岸账户转到“星辰基金”,最后流入刘庆名下的境外信托。每一笔转账,都有审计局官员的电子签章,其中两份,是赵立新亲笔签名的“合规确认书”。
更狠的是最后一页,一段语音转文字记录:
“赵局说,只要顾轩还在查,就得让他永远闭嘴。南云那边的账,必须压到换届后。”
顾轩盯着那行字,手指在桌面上敲了三下。他知道,这份文件要是直接交上去,立马会被定性为“恶意伪造”。毕竟,谁会蠢到把自己的灭口指令录下来?
但问题就在这儿——太真了,真得不像假的。
他立刻调出沙箱的日志记录,发现文件在打开瞬间,曾尝试连接一个境外IP,端口是443,伪装成HTTPS流量。典型的反追踪逻辑:谁敢直接打开,立马暴露位置。
他冷笑一声,把文件原封不动存进加密盘,又在沙箱里生成了一份“残缺版”——删掉语音记录,模糊资金节点,只留个模糊轮廓。这份,他准备留给明天的“意外泄露”。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顾轩瞥了一眼屏幕,来电显示是周临川。
“赵立新的U盘,登记信息查到了。他上周五申领过两支,一支在审计局备案,另一支……走的是省厅临时协作通道,签批人是陈岚。”
顾轩眯起眼。
陈岚?她今天明明在暗示他别乱来。
他没回消息,而是打开笔记本,新建了一份《省城基建对比分析》,正儿八经写了三千字,从道路规划说到排水系统,字字属实,句句废话。但在批注里,他用标点符号埋了摩斯密码——句号是“短”,顿号是“长”,分号代表分隔。
“三千万,赵立新,星辰基金,语音记录,证据已转。”
写完,他把文件打印出来,特意多打了一份,放进文件夹,封面写上“林若晴主任参阅”。
第二天晚宴,他“不小心”把文件夹落在了休息区沙发上。林若晴八点零七分进来,喝了杯茶,十分钟后离开,文件夹不见了。
顾轩在包厢里喝着茶,看着陈岚和督查组的人谈笑风生。她今天没穿风衣,改了套深蓝西装,领口别着一枚银色书钉状的胸针——那是省厅监察系统的内部标识,只有直管领导才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