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劈开雨幕,顾轩把那张从水里捞起来的残页摊在仪表盘上。纸边焦了,像是被火燎过,但“审计局预算调整草案”几个字还在,日期清清楚楚:三天后。
他盯着那行字,手指在方向盘上敲了两下,掏出 burner phone,拨通林若晴的加密线。
“查省发改委上周发的《城市更新优先级调整意见》,”他声音压着,“重点看资金流向,还有审批权限动了哪块。”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你从哪知道的?”
“别问来源,只管查。”他顿了顿,“这事急,今晚就要。”
挂了电话,他没急着发动车子。雨水顺着车顶往下淌,像一层流动的玻璃。他低头又看了眼那张纸,烧痕的位置太巧了——正好盖住签批栏。不是意外,是有人想抹掉痕迹。
他把纸折好,塞进口袋,贴着胸口。那儿还缝着一层暗袋,放着妻子留下的那串檀木珠。指尖蹭过珠子,他忽然想起陈岚在安置区说的话:“三天后,审计局开会。你要是还想查账,现在就得活着。”
现在,他活下来了。
而且,要开始动手了。
天刚亮,顾轩已经坐在办公室。窗帘没拉,外面灰蒙蒙的,楼下车流声像背景噪音。他把两份文件并排摆在桌上:一份是旧版《旧改资金管理办法》,另一份是昨晚林若晴传来的省级调整意见。
他拿红笔圈出关键段落。
“应急改造项目审批权,由市局收归省厅直管。”
“重大资金变更须提前七日报备,未报备项目视为无效。”
他盯着这两条,嘴角动了动。
李绍安那三个“应急项目”,签批时间是政策生效前六小时。
差一个小时,程序就废了。
他调出系统记录,打印出三份批文复印件,又翻出中标企业的资料。三家名字不同,法人不同,但注册地址、联系电话、甚至银行开户行都一模一样。
典型的壳公司套标。
他在每份文件页脚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依据新规,此三项目应属无效审批。”字小得几乎看不见,但打印机的墨粉会留下痕迹,调取原始日志就能查到是谁打的。
这是证据链的第一环。
他刚合上文件夹,小王的微信弹进来:“顾哥,我被调去档案科了,宣传口不让碰。”
顾轩盯着那条消息看了三秒,回了个“好”字。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李绍安开始清人了。小王不是核心,但嘴巴松,昨晚安置区的视频就是他偷偷传到论坛的。现在人被调走,等于掐断了内线。
没关系。
他不需要内线了。
现在,他要的是公开战场。
省城考察团来得准时。
会议厅里空调开得足,李绍安坐在主位,西装笔挺,笑容沉稳。他讲了十分钟“旧改成果”,PPT上全是漂亮数据和居民笑脸,半句不提资金流向。
考察团几位领导听着,点头的不多,表情淡。
顾轩坐在后排,没记笔记,手指在平板上滑动。他等了一个小时。
自由提问环节,他举起手。
“李局,”他声音不高,但全场听得清,“您刚才提到三个应急改造项目,总金额八千六百万,能不能说明一下,这些项目有没有按最新省级规定报备省厅?”
李绍安脸上的笑没变,但眼神冷了一瞬。
“特殊时期,特事特办。”他说,“当时台风刚过,群众安置要紧,程序上有些灵活处理。”
“我理解。”顾轩点头,“但根据省发改委上周发布的《城市更新优先级调整意见》第三条,应急改造项目审批权已上收省厅,且须提前七日报备。”他打开平板,投影切到对比图,“这三个项目,签批时间是政策生效前六小时,未报备,也未公示。”
大屏幕亮起。
左边是政策原文,右边是批文扫描件,红圈标出时间差。
“程序上,已属无效审批。”顾轩说,“更巧的是,三家中标企业,注册信息高度重合,疑似关联企业围标。”
会议室一下子静了。
考察团组长,省厅一位副厅长,低头翻手里的材料,眉头越皱越紧。
李绍安终于坐不住了:“顾轩,你这是什么意思?质疑我在救灾期间搞违规操作?”
“我不是质疑。”顾轩语气平静,“我是在陈述事实。程序正义不是绊脚石,而是防火墙。今天能绕过审批批八千万,明天就能绕过监管动两亿。群众的钱,不该变成某些人的提款机。”
“你放肆!”李绍安猛地拍桌。
“我说错了吗?”顾轩看着他,“您敢不敢把这三份批文的原始审批记录调出来?让省厅现场核查?”
李绍安没说话。
他不能调。
那些记录里,有他亲笔签的“紧急特批”,还有财政局某副局长的“情况说明”——全是补的,日期往前推了三天。
造假。
现在当着省厅领导的面,一旦调原始日志,打印机时间戳、系统操作记录全都会暴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