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三星堆:青铜秘语》刚完成拍摄进入后期制作,高浪正和后期总监林哲在剪辑室调整“青铜神树发光”的特效镜头——为了贴合“历史真实性”,他们特意邀请三星堆博物馆研究员李磊全程指导,将特效强度下调30%,确保“神树发光像历史记载的‘祥瑞之光’,而非玄幻特效”。
突然,公关部总监王萌闯进来,脸色发白:“高总,刚收到广电总局通知,即日起加强历史题材、文化IP类作品审核,要求‘无历史依据的虚构情节需删减,涉及文物的镜头需提供专家背书材料’;而且网上已经开始传‘浪潮的《三星堆》因不符合新规,审核已被打回,可能无法上映’,星光传媒的李伟还在私下跟万达影视说‘浪潮资金链断了,后期都快停了’。”
话音刚落,高浪的手机就响了,是万达影视投资部负责人李涛:“高浪,我们当初投《三星堆》是看中它的文化IP潜力,但现在审核政策变了,还传你们审核出问题,要是项目黄了,我们的2亿投资怎么办?要么你们给个明确的审核进度保证,要么我们考虑撤资。”
挂了电话,剪辑室里一片沉默。林哲皱着眉:“要是按新规,我们之前拍的‘主角通过青铜面具与祖先对话’的戏份,算不算‘无历史依据的虚构’?这可是核心情节,删了故事就不完整了。”
法务部总监陈琳也忧心忡忡:“专家背书材料我们有,但新规要求‘每处文物镜头都需单独标注依据来源’,我们有200多个文物相关镜头,整理材料至少需要10天,可万达只给我们3天时间答复。”
高浪手指敲击着剪辑台,目光扫过屏幕上的青铜神树镜头,突然开口:“慌解决不了问题。现在分四步走:第一,我亲自去广电总局对接,弄清楚新规的具体标准,不是‘一刀切’删情节,是‘合理虚构+有据可依’;第二,陈琳带法务部和IP开发部,24小时内整理完文物镜头的专家背书材料,每个镜头附博物馆的证明文件;第三,王萌立刻准备声明,澄清谣言,同时联系权威媒体,明天带他们探班后期制作,展示我们的进度;第四,林哲跟我一起,梳理核心情节,标注哪些需要补充历史依据,哪些可以保留,确保不影响故事核心。”
当天下午,高浪就带着《三星堆》的历史顾问——三星堆博物馆原馆长张建军,直奔广电总局。审核司的官员赵刚看到张建军,态度缓和了不少:“高总,新规不是要卡掉优质文化IP,是要杜绝‘戏说历史、歪曲文物’的乱象。比如你们‘面具对话’的情节,只要补充‘基于三星堆“人神互通”的考古推测’的专家解读,就能保留,不是非要删。”
张建军立刻补充:“我们博物馆的研究报告里,确实提到三星堆先民有‘通过器物与祖先沟通’的原始信仰,这个情节是基于考古推测的合理创作,不是凭空虚构。我可以出具书面证明,甚至参与后期的历史解读配音,确保观众理解情节的文化背景。”
赵刚翻了翻高浪带来的项目材料,点头道:“你们之前做的《非遗守护者》《归途》,都是有文化根基的好项目,总局信得过。这样,你们把补充的专家材料和情节解读方案交上来,我们开通‘文化IP绿色通道’,优先审核,一周内给结果。”
从广电总局回来,高浪立刻召开紧急全员会议,将任务分解到每个部门,启动“24小时应急响应”:
? 法务部+IP开发部:陈琳带着5名法务和3名IP研究员,在会议室搭起“材料整理站”,张颖负责对接张建军,将每个文物镜头对应的考古资料、专家观点整理成“镜头-依据对照表”,比如“青铜纵目面具特写”对应“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文物,眼球外凸象征‘通神能力’”;“主角修复面具的工具”对应“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骨制刮削器,用于青铜器修复”。凌晨3点,材料初稿完成,陈琳亲自校对,确保每个标注都有博物馆盖章的证明文件;
? 后期制作部:林哲带着10名后期人员,根据高浪从总局带回的标准,梳理出需要调整的12个情节镜头。比如“面具对话”场景,他们在画面角落添加“考古推测还原”的字幕,同时预留出张建军的解读配音空间;“神树发光”特效,再下调10%强度,加入“神树纹样对应天文历法”的细节特写,让虚构情节更贴合历史背景。后期团队连轴转,天亮时完成了调整样片;
? 公关部:王萌联系了《人民日报》文旅版、《中国电影报》等权威媒体,敲定第二天的“后期探班”活动,同时准备辟谣声明——声明中附上广电总局“绿色通道”的对接记录、博物馆的合作证明,以及后期制作的实时照片,明确驳斥“审核失败、资金链断裂”的谣言。为了增强说服力,王萌还特意让财务总监赵亮出具了“项目资金充足”的证明,显示后期制作预算仍有8000万未使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