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优视网的王总带着技术团队来访。他们带来了最新的视频播放数据:《遇见》上线一个月,点播量突破五千万,用户付费率比平台平均值高40%。“高导,咱们合作个自制剧怎么样?”王总递过一份策划案,“优视网出全资,你们负责制作,利润五五分。”
高浪翻到策划案的最后一页,看到预算栏写着“总投资不超过500万”。他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方案:“王总要是有诚意,咱们就搞个大的。我想拍一部《白夜追凶》,双男主,悬疑题材,投资至少1500万,但是我敢保证,播放量能破亿。”
王总皱起眉头:“悬疑剧受众太窄,而且1500万做网剧,这在业内从来没有过……”
“从来没有,才说明有机会。”高浪调出一份用户画像分析,“优视网的核心用户是25到35岁的男性,悬疑题材的点击率其实一直很高,只是没人愿意好好做。”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分析,“你看这个帖子,《遇见》里的伏笔讨论有23万条,说明观众越来越看重剧情质量。”
技术团队的负责人突然插话:“王总,我觉得高导说得有道理。我们后台数据显示,带‘烧脑’‘反转’标签的内容,用户留存率比言情剧高60%。”
王总盯着数据沉默了十分钟,突然拍了下桌子:“行!就按高导说的来!我回去就跟董事会申请预算,但是有个条件——男主必须用我们平台的签约艺人。”
“可以。”高浪爽快答应,“但人选得我们定,演技必须过关。”他心里已经有了人选——那个在《遇见》里客串警察的潘粤明,演技扎实却一直没红,正适合这个亦正亦邪的角色。
傍晚六点,夕阳透过落地窗斜斜地照进来,在规划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高浪看着同事们陆续离开,周倩却拿着一份简历走过来:“高导,这个叫张译的演员,你觉得怎么样?他在《乔家大院》里演得不错,就是一直没机会担纲主角。”
简历上的男人穿着朴素的夹克,眼神温和却有力量。高浪想起上辈子张译在《士兵突击》里的精彩表现,笑了笑:“联系他的经纪人,就说我们有个抗战题材的电影想找他聊聊。对了,把王宝强也带上,让他们提前熟悉下。”
周倩离开后,高浪独自留在办公室。他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名为“五年规划”的文档,开始敲下一行行字:2006年,站稳脚跟,完成3部作品;2007年,拓展电视剧市场,签约5位核心艺人;2008年,成立发行部门,实现产业链闭环……
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下来,写字楼的灯光次第亮起。高浪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起身走到展示板前。那里原本空白的照片墙上,已经挂上了刘一菲、王宝强、杨幂的照片,旁边还留着许多空位。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些空位就会被一张张新面孔填满——他们或许现在还默默无闻,但在浪潮工作室这个平台上,终将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手机突然震动,是陈默老师发来的短信:“小高,王德顺老爷子问《归途》的开机仪式定在哪天,他想邀请当年的老战友们都来看看。”
高浪回复:“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让老英雄们热闹热闹,也让年轻人知道,今天的团圆日子,是他们用青春换来的。”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办公区的感应灯突然亮起。高浪回头,看到保洁阿姨正在收拾王宝强的工位,小心翼翼地把他掉落的笔放进笔筒。那支普通的黑色水笔,此刻在灯光下仿佛闪着光——就像这个刚刚起步的工作室,像这些怀揣梦想的人们,像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他关掉电脑,锁好办公室的门。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亮起又熄灭,照亮了“浪潮工作室”的铭牌。高浪知道,这条娱乐帝国的建造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有风雨,会有挑战,但只要方向正确,脚步坚定,就一定能抵达想去的地方。
电梯下降时,他收到一条短信,是刘一菲发来的:“高导,我爸托人找到了当年的战地医院平面图,明天给你送过去。对了,孙德胜老爷子说想教王宝强唱当年的军歌,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高浪笑着回复:“明天上午十点,让宝强准备好录音笔。这些歌声,比任何配乐都动人。”
走出写字楼,寒风迎面吹来,高浪却觉得浑身温暖。他抬头望向星空,仿佛看到无数个精彩的故事正在等待被讲述,无数个有才华的人正在等待被发现。而他和浪潮工作室的使命,就是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那座桥。
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